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养老资讯>养老院>正文

唤醒认知症老人丢失的记忆有哪些招儿?养老机构这么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18 浏览次数:139
 摆上几十年前的老物件,唤醒“沉睡”的记忆,演奏特制的乐器,活跃退化的思维和理解能力……现在,为了帮助患上认知症的老人延缓病症的发展,不少养老机构尝试着各种方法。对此,专家表示:精神疗法不仅能延缓认知症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患病老人的生活质量。
 
方式一
 
老油灯唤醒他们儿时记忆
 
走进朝阳区五方桥北京民众护理院一楼,推开一间20平方米的房门。屋子正中摆着一张长方形的木桌,墙边放了一台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牌电视机,角落里的衣架上挂着两盏老式的煤油灯,旁边堆着两只手工制作的木箱和一台缝纫机。除此以外,木质镂空书架上还摆放着搪瓷水杯、木质算盘、小人书等老物件……这儿不是库房,这是为认知症老人准备的怀旧室,也是唤醒他们精神世界的地方。
 
 
每次来到怀旧室,认知症已发展到中期孙奶奶总是抱着两盏煤油灯不撒手。
 
年过八旬的老人还会不停地唠叨儿时的故事,“这是我家的煤油灯,冬天早起上学时天特别黑,那时候家里还穷,我爸爸就用这个送我上学,送到一半还得把灯吹灭,煤油要省着点儿用。”
 
 
84岁的顾爷爷曾是材料学的教授。患上认知症的他对以前的事儿已经非常模糊,可一进怀旧室,他就看上了墙边的北京牌电视机。
 
“这个电视机是我的……”有时,顾爷爷还会指着电视机给医护人员上课,什么电子管、二极管……说着一些让大家听不懂的专业名词。每当看到这些,护理人员都感到,顾老的记忆正在被唤醒。
 
“刚入院时,老人总是低着头闭着眼不爱说话,生活作息也是乱糟糟的。一发病,还会打骂护理人员。”一位护理人员说,如今才过了一段时间,和孙奶奶、顾爷爷一样的老人们已经和入院时判若两人。精神疗法的干预让大部分老人不仅生活作息稳定,还唤醒了记忆,一些老人对护理人员产生了依赖……他们的变化让家属很惊讶。
 
怀旧室的老物件全都是护理院职工从家里找来的,内部则仿照了大多数人家的饭厅和客厅布局。护理院护理总监刘金萍说:“就是要这间屋子看起来和家一样,才能勾起老人们的记忆,对于缓解病症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刘金萍认为,认知症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确诊后患者的记忆会逐步下降,随之生活质量也会越来越差。护理院通过怀旧室等精神疗法,对于延缓认知症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成立于2017年的北京民众护理院,是北京市第一家将养老院和医院合二为一的医养结合型护理院,目前院内的老人均为失能失智老人,除了由医生护士组成的专业医护团队,为了丰富老人的精神世界,护理院也下了功夫。
 
方式二
 
特制的乐器找回生活节奏
 
来到康语轩孙河老年公寓,午后大片的阳光透过硕大的玻璃落地窗洒到宽敞明亮的活动室里。这时,护理员陆续将二十余位老人走了进来。
 
“我的手挥到左边,你们左手的摇柄往左摇,手在中间摇柄竖直向上……”对着眼前的老人,布恩音乐疗法师赵思佳刻意放缓了语速,配合着老人肢体动作。
 
学得慢,忘得快是认知症的特点。所以每次奏唱前,赵思佳都要重复讲解特制吉他的弹法。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跟着他的指挥,老人们也奏唱了一曲《两只老虎》。
 
接着,赵思佳将三位老人手中的乐器换成了用于单音演奏的钟琴条。前面仍是合奏,只是“真奇怪,真奇怪”一句三位老人要依次敲击两遍。这些常人易如反掌的小变化,在认知症老人手中却是状况百出,不是没反应,就是敲错了。
 
“没关系,再来!”赵思佳鼓励着。
 
重复三遍后,流畅的音符终于从钟琴条中依次传出,满足的笑容也挂在了老人脸上。这群记忆走失了的“大儿童”开心极了。
 
93岁的张玲老人曾是北京某重点小学的校长。已在养老院三年的她是最早接触布恩音乐疗法的老人之一。
 
奏唱前的ppt刚放出来,张玲的眼睛就紧盯着屏幕。前一句还念叨着“这是啥歌呀?不会唱”,紧接着就哼起“小时候,妈妈对我讲……”
 
病情较重的张玲老人已无法用双手配合演奏,但相比几年前,她进步了不少。
 
“开始她根本不知道该干吗,只是坐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周围。不说话,也不学。”工作人员回忆,“直到半年后,老人才有了参与的热情。起初她连弦的位置都找不到,拿着拨片在琴板上乱拨。慢慢地,她偶尔就能单手拨弦、打节拍了。”
 
“瞪着眼睛拍桌子……你根本没法想象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三年前刚来时,发起脾气有多厉害。”张玲的女儿门女士感慨万千,“现在她特别有安全感,心态也平静了不少。我也是从那时才发现,妈妈原来会唱那么多首歌。”
 
赵思佳介绍,康语轩里95%的老人都患有阿尔茨海默、脑血管性、额颞叶型等类型的认知症。活动用的乐器主要是特制的摇柄式木吉他。演奏者只需跟着指挥的手势左、中、右拨动摇柄,并配合拨弦,就能奏出A、D、G三种和弦,这种吉他也比普通吉他轻不少,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老人也能体会演奏的乐趣,获得持久参与的动力,激活身心功能。一只手不方便的老人可以两人合奏。
 
方式三
 
飞针走线串起丢失的记忆
 
两个月前,在康语轩创始人金博士的倡议支持下,几位老人的家属作为志愿者办起了海马记忆工房,定期组织老人制作手工艺品。
 
 
严敏老人是工房的“主力”。很多老人设计好的作品,以及复杂的针线活都由她加工完成。现在看她做针线,甚至比很多没得病的人都干得利落漂亮。
 
“刚开始,别说做针线活儿,让她选几朵花缝到布包上,她都会皱起眉头,连连摆手说,“我不会弄啊!”
 
志愿者蔡越回忆,“我们反复给她示范,头几针还是歪歪扭扭,没想到几针后就匀称多了,后面越来越熟练。一个多月下来,虽然每次起针还需要志愿者示范,但只要进入状态,就一会儿一个干个不停,可谓是飞针走线了。”
 
“边儿要不要窝进去?”严敏边说,边拿针把布的边缘往里挑。
 
这冷不丁蹦出的问题让蔡越眼前一亮。
 
蔡越说,“我们从没给她示范过窝边儿,后来才了解到严敏生病前会做一手好针线活,工房的活动唤醒了她曾经熟悉的针法。”
 
原本寡言少语的严敏,设计手袋时会主动凑到其他老人旁边商量探讨,兄弟姐妹们一边聊天,一边干着手里的活计,好不热闹。
 
最初筹建工房时,身体功能退化严重的老人原本不在这个活动选择之列,直到他们发现了王岭在工房的变化。蔡越说:“王老第一次来时特别茫然,他不知道大家在做什么,志愿者也不知道他能做什么。慢慢地,志愿者们发掘了他拿胶棒贴纸、解扣子等一系列技能。”
 
冬季病毒容易传播,工房决定做一批药包,放在公寓各个角落。志愿者们想让王岭挑战一下装药。
 
志愿者举着药包,王岭拿小勺颤颤巍巍地舀出一勺药,运到药包中,只有短短七八厘米的距离,却需要十来秒才能完成。虽然他在尽全力保持平衡,还可能有一半药洒在外面,但王岭却乐在其中。一下午,他装了几十个药包。怕他太累,志愿者询问:“叔叔,不做了吧?”王岭看看药包,很有礼貌地说,“还能继续吗?”
 
“近100个药包,需要绣花、称药、系绳、装包……本以为怎么也得干3天,没想到老人们分工合作,一下午就全完成了。”蔡越直呼意想不到。
 
“用手触摸曾经熟悉的针头线脑,通过听觉接收缝纫机的声响,这些感官刺激都可以串起他们丢失的记忆。同时,活动手指可以激活大脑,优化神经网络。”康语轩教育培训总监赵思佳说。
 
专家
 
有效干预可以延缓病情发展
 
耆乐融长者关爱中心主任卞学忠告诉记者,“其实认知症在初期的症状被很多人忽视了,比如忘记家人嘱咐的事儿、出门忘了炉灶上还烧着水……很多人把这些当成老糊涂,进而错过了初期的最佳干预时间。”
 
卞学忠说,认知症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目前认知症无法确定病因,加之也没有对症的特效药且无法治愈,所以确诊后的相关干预可以延缓病症的发展,这一点变得尤为重要。
 
卞学忠说,“主要就是精神上,可以试着带老人回原来住过的地方,带他看黑白电影或是照片,给他播放老歌。如果遇到老人感兴趣的点,他自然就会动脑思考。只要勤动脑就会有助于延缓病情的发展。除此以外还通过老年玩具,锻炼老人手脑配合。这些都是很好的干预方法。”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