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以房养老
所谓以房养老,通俗来讲就是,老人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评估后获得一笔钱,由金融机构按月发放给老人用于养老,让其生活得更有质量,去世后房子归金融机构处理。如果去世得早,房子归金融机构,但剩余的钱会给老人指定的继承人。
以房养老发源于1960年代的美国,后来推广至英国、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地。从2014年7月1日起,我国以房养老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4地进行 试点。在目前试点期间,以房养老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老人居住地点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座城市;老人年龄在60~85周岁;老人对房产拥有完全产 权。此外,如果老人有子女,还须得到所有子女同意。
如果满足了以上条件,有以房养老意愿的老人,可以拿房产证去相关金融机构签订以房 养老相关协议。记者从开展以房养老业务的幸福人寿保险公司了解到,上海一位76岁的单身女士,在她与保险公司签订以房养老协议后,房产评估价值为490万 元,每月可领取养老金1.9万元。
“‘以房养老’让老年人的‘死房子’变成‘活钱’,给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一种新的养老选择,是现有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一个有效补充,能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和‘增加养老收入’的两大核心养老需求。”幸福人寿相关负责人告诉《生命时报》。
收益和风险并存
以房养老的方式适合有稳定住房,退休金和存款并不充裕,又想享受优质晚年生活的老人,好处就是可以支配自己的生活,过想过的生活。特别是对于那些无子女的老人,以房养老的养老模式非常具有吸引力。
以北京失独家庭康先生夫妇为例(分别为73岁、68岁),投保前两人退休金加起来7000多元,投保后每月从幸福人寿领取9000多元,比养老金还多, 两人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在原来居住的老房子里换了部分新家具、新家电,为自己添置了新衣服。以前他们买水果只挑便宜的,现在可以吃上新鲜的水果,还去了香 港、东南亚旅游,也为未来患病住院治疗或入住养老院做好了储备。
但万物皆有两面,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以房养老在改善晚年生活的同时 也存在一定风险。某以房养老受理机构政策培训主管王国金告诉《生命时报》:“其风险之一来源于受理机构是否可靠,否则存在运营风险,挑选以房养老受理机 构,要看平台的资质。”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以房养老受理机构良莠不齐,老人在选择过程中一定要擦亮眼睛,多方打听,不要被忽悠。”
风险之二在于对于房屋未来的估价,比如金融机构会根据房屋的使用年限等因素给老人估一个价格,其判断的依据是未来20年或更远的房屋价格,这样风险就隐含其中,毕竟远期的房价存在了太多未知数。
为何推广会遇冷
据统计,以房养老在试点两年后,仅有77人参与,为何推广会遇冷?幸福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以房养老业务较为复杂,目前公众对以房养老理念还没有充分理解。
此外,由于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和住房观念影响深远,以房养老突破了传统观念,大家对它的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房子历来作为家庭财产传续,如果抵押给银行,将来子女就继承不了,所以阻力很大。
中国“以房养老”首倡者、幸福人寿监事会主席孟晓苏也曾表示,儿女养老,仍将是中国未来养老的一个主渠道。以房养老只是对社会养老方式的一种补充,丰富了老年人的养老选择。
“现在以房养老推行难,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老年人过惯了苦日子,没适应消费未来,宣传也太少,以房养老是好事,但还是看老人的接受度。以房养老政策未 来可能会更加完善,但同时也会有更多的方式可以替代这种养老方式。随着观念的转变,选择多重方式养老的群体会逐渐增多。”养老智库发起人朱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