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养老资讯>行业资讯>正文

探索新型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20 浏览次数:11
       新型健康养老产业模式的提出,是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养老产业发展特点及趋势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符合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趋势的模式创新。它既符合我国国 情,又可以对老年人的劳动力及智力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减轻社会养老负担。同时,它也为“四有老人”(有健康、有活力、有知识、有经济能力)提供了一种 全新、健康、快乐并贡献社会的养老生活方式,它必将引领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促进中国老龄社会健康发展。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 副会长、马洪基金会理事长李罗力自2005年以来就开始关注社会老龄化问题,深度研究养老产业问题。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和他的研究团队 历时数年的研究成果,就是探索出一条以“四有老人(有健康、有活力、有知识、有经济能力)”为目标人群的一整套新型养老产业模式。对于目前全国甚至全球都 以年老体衰、需要别人关照的老人为目标人群的传统养老模式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创新,是一个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举措。    健康“四有老人”是一个长期被传统养老模式忽略的社会群体    李 罗力指出,长期以来,在各种传统的养老模式中,都有一个非常严重的认识误区,那就是往往一说到养老问题,大家就会想到是这样一个老人群体:他们年迈力衰, 或病痛缠身,或穷困孤寡,需要依靠家庭赡养、社区关照或入住养老机构等方式,对其生活进行全方位照顾。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各种传统养老模式,实际上都是为 了一个目的,就是解决这批衰竭老人群体的需要。  
          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另外一个老人群体,在当今社会上,还有更多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希望能够再学习、再就业,并以健康快乐和高质量生活方式来欢度晚年的那部分老年人群。从生理年龄上看,在中国发展现阶段,这部分人群的年龄大体在55岁至75岁之间。    李 罗力说,我们把这样的老人群体称之为“四有老人”,即有健康、有活力、有知识、有经济能力(指有退休金等生活保障)的老人。据统计,2010年,我国55 岁到75岁的人口总数为21588.55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6.05%。而在这些老人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老人 (主要是生活在大中城市中)是“四有老人”。
    大中城市中健康的 “四有老人”是新型养老产业的主力军    李罗力对记者说,他们之所以组建专业团队深度研究老龄领域中新型健康养老模式,就是看到社会在呼唤老龄领域的创新,而对健康的“四有老人”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的探讨,更是中国养老产业新的、重要的发展研究方向,因此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和重视。    他认为,这些研究成果一旦与资本联姻,将能有效满足“四有老人”的养老需求,并将可能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花结果,能够实现养老产业多种资源的成功对接和整合。    李罗力说,由于形成养老产业主力军的主要是居住于大中城市中的 “四有老人”,因此,关注中国养老产业的变化,首先就要注意到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人口变迁,这种变迁包括人口密度的变化和人口结构的变化。    从 人口密度变化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正依照农村—中小城镇—大中型中心城市这样的路径,不停地向中小城镇和大中型中心城市转移。30多年来,中 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使城镇人口比率从1982年 的 20.91%增 加 到 2010年 的49.68%,到2020年时将会超过60%。    而 从人口结构来看,以京、沪、广、津四市为例,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65岁及以上人口有170.9万人,占北京市常住人口的 8.7%;上海市为232.98万人,占上海市常住人口的10.12%;广州市为84.1万人,占广州市常住人口的6.62%;天津市为110.23万 人,占天津市常住人口的8.52%。换言之,我国这些特大城市中的65岁人口所占比例已经超过或接近7%。如果以60岁人口占比为10%的标准来看,将会 有更多的城市已经进入老龄化。  
        李罗力指出,我国的大中型中心城市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区域,还有以下几点主要原因。    首 先,这些大中型中心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口密度大。据统计,我国人口在千万级以上的特大城市已经接近14个,人口在百万级以上的大城市已经超过119个, 这都是中国近年来人口城镇化的结果。这些城市由于人口基数巨大,因而聚集的老龄人口数量相当可观,形成了发展老年产业和构建老年市场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其次,从整体发展上看,大中型中心城市居民个人和家庭收入水平比较高,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以及保险、金融等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城市老年人口的需求比较丰富和多样,符合养老产业发展的要求,为发展养老产业创造了重要前提。    第 三,独生子女政策是30多年来对中国家庭结构带来根本变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加速中国社会老龄化的重要因素,导致中国传统的以居家照顾和赡养关系为前提的家 庭养老模式的式微,与之相反的是各种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社会养老模式的迅速兴起和不断发展,而与社会养老模式迅速兴起相伴的,就是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 不断扩张。    由于大中型中心城市在执行独生子女政策方面要比农村和中小城镇严格得多,因此大中型中心城市因独生子女政策而导致的传统 家庭养老模式式微和社会养老模式的兴起发展也要比农村和中小城镇突出和普遍得多。正是这个原因,也导致大中型中心城市正在成为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区 域。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迅猛发展,家庭和政府都无力负担沉重的养老服务压力,只能求诸市场,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 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因此,我国是一个潜在养老服务需求巨大的市场。而我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老年人购买力的逐渐增强和老年人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的改 变,将使我国的养老产业市场得到进一步扩大。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认识    李罗力指出,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养老市场和养老产业相比,我国的养老市场和养老产业仍然处于不成熟和无序状态。    一 方面,不少企业一哄而上,竞相推出一些养老产品,但由于未对老年人的购买力水平、消费习惯和消费特征进行准确分析,很多产品因不适应市场的需求而最终退 出;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的老年人向多元化需求方向发展越来越明显,但却只有少数企业将目光瞄准了老年市 场,推出一些适合老人的生活用品、保健品、服装、化妆品以及老年公寓等商品。因此,从整体来看,中国养老市场和养老产业仍存在巨大空白。    为此,李罗力认为,应该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对养老市场和养老产业做深入的研究,拿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平台建设,进行个性化的无缝对接服务,从而使中国养老服务及养老产业化有序、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首 先,兴办养老产业,切忌不可把自己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为满足部分生命延续的服务,换言之,兴办养老产业,绝对不只是针对那些因年迈或疾病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 人群,而应该是包含和覆盖整个老年人群、为整个老年人群延续健康生命的服务。所以全球养老产业研究中心 (OLDAGE)提出,养老产业是生命延续的需求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而且一切传统意义上的独立产业,都可以成为为其服务的产业。    其 次,在老年人的众多需求中,养老服务需求是其主要的需求,养老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老年人能否安度晚年的关键因素。但是养老服务并不等同于养老产业,因为养老 服务又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老年福利服务事业和养老产业。其中,老年人福利服务事业是指政府或社会慈善机构为社会上众多经济状况较差的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服 务。这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同样旺盛,但是受经济水平制约,他们承担不了市场化养老服务所必须支付的成本,只能接受由政府或慈善机构提供的一般化的养老服 务。而养老产业则是指企业或某些社会组织为那些高、中收入或经济保障状况较好的老年人提供的市场化的养老服务,这些老年人有能力支付市场化养老的各项费 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自由地选择由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的更加丰富和较高水平的养老方式。    从产业的业态方面看,养老产业是指 为老年人提供养老设施、老年特殊商品、老年特殊服务以及满足老年人其他特殊需要的产业,是一个包括老年人衣、食、住、行、用、医、娱、学等各种物质及精神 文化需求所构成的产业链,是多个产业相互交叉的综合性产业,是由老年市场需求拉动而兴起的新兴产业。  
          养老产业按需求属性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医疗保健业、日常生活用品业、餐饮业、田园农业、家政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娱乐文化业、休闲旅游业、工艺制造业、咨询服务业以及其他细分产业。    目前发达国家主要养老模式及其与养老产业的关系    李罗力团队在研究中国新型养老综合模式时,也对目前世界发达国家主要的养老模式和养老产业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目前发达国家主要有三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和机构养老模式,由此也带动了与之相适应的三种养老产业模式。    李 罗力说,通过以下研究可以发现,尽管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和养老产业模式有很多高端的发展优势,但有一点很明显,它们的服务对象仍然是那些衰竭的老人群体, 而不是健康的老人群体。换言之,对于那些健康的老人群体来说,目前发达国家也没有构建出一种系统全面为其服务的养老产业模式。    1.发达国家三种主要养老模式。    
(1) 家庭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模式是人类传统的以家庭赡养关系为主的养老方式。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家庭养老模式各不相同。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更多是强调社区支持 家庭养老,由社区提供上门服务。美国就为赡养老年人的家庭提供了“社会服务街区补助计划”;新加坡则大力倡导儿女与老年人同住,并推出了一系列对家庭养老 的补贴政策。由此可见,国外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家庭养老模式,在推行传统的家庭赡养关系时,更强调能够为这种养老方式提供公共福利和社会化服务。   
 (2) 社区养老模式。目前发达国家所推行的社区养老模式,是由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建立小型化、专业化的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不脱离家庭和熟悉的环境的养老 服务,实际上是家庭养老模式的扩大和延伸。社区养老通过社区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居家室内外环境设施,并且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开发以社区为依托的护 理、医疗、保健、娱乐等多项服务,同时培育养老市场,带动老年用品、养老设施、老年住宅、金融保险等养老产业的发展。日本就是以社区养老作为其主要的养老 模式,其八成以上的老人选择这种养老模式。 
   (3)机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老 年公寓、临终关怀医院等)将老人集中起来,进行全方位的照顾。机构养老是国内外重要的养老模式之一,在大多数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机构养老主要是纳入由政府 或慈善机构来兴办的社会福利范畴,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机构养老已成为其养老产业的主要模式之一。  
  2.发达国家三种主要养老产业模式。  
  (1) 美国养老产业的主要模式——养老住宅产业。美国养老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养老住宅业是美国养老产业中发展最为成熟的产业,其主体是美国的社 会盈利机构利用快速增长的养老住宅需求完善了一条由借贷、建设、运营和服务组成的养老住宅业的产业链,从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层次为老年群体提供住宅、衣食 照顾、疗养等服务。其产业成熟的标志是借贷有程序、建设有规矩、运营和服务有标准及监督检查。    同时可以看出政府在养老产业中有着很 重要的地位,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建立起了比较规范和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美国,政府虽然不是养老机构运营和提供长期照顾的主体,但它以间接 方式对社会养老机构进行管理。政府为老年人准备了一笔医疗保险和补助,这笔钱是由政府发到养老机构的,但养老机构如果想得到这笔钱,就必须符合政府的各项 规定,并通过每年的审查。此外,在美国各地的社区都有政府派出的监察员,为老年人的权益工作。   
 (2)英国养老产业的主要模式——“社区照顾”。英国养老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此前广泛推行的“住院式照顾”基本上都由政府负担。上个世纪80年代后,英国开始强化市场的主导作用,积极鼓励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发展“社区照顾”的养老服务。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