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计生部门在减少人口上确实有经验,但利用他们去减少官员人口的建议恐难实现。
人口专家家何亚福曾经说:“我并不是一概反对养狗,然而,如果中国真的是资源不足,那么,与其限制人们生孩子,不如限制人们养狗。在我看来,无论狗多么可爱,也比不上人类的孩子可爱。况且,狗长大后并不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价值,而孩子长大后,却能创造出比抚养费更大的价值。”何亚福的话很有道理。目前大城市流浪狗泛滥成灾,控制狗的数量、以免造成资源紧张,的确很重要,也算是有管理之权,但心理转型比较大,所以杨老师的第二个建议也不能为计生人员所接受。
杨老师的第三个建议非常具有可行性,既有利于计生人员分流就业,又能解决一部分计生造成的问题。
过去计生人员做宣传,常说少生孩子利国利民,少生孩子就是贡献。网友把过去的宣传概括为“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现在如此多的失独老人,按照计生宣传,他们都是为国为民做了贡献的,如今晚景凄凉,计生人员过去不让他们生孩子,现在为他们服务,岂非合情合理?
可能会有人说,失独老人有一些政府补贴。但那点补贴抵得什么事?能比得上人家有儿有女的父母吗?计生人员温暖失独老人的晚年,责无旁贷。当然,也不局限于服务失独老人。为其他任何老人服务都是可以的。
估计很多计生人员不会愿意进行这种转型。原因很简单,以前管别人生不生孩子,是权力,而照顾老人生活是服务,服务哪有权力爽?财政发工资,还有社会抚养费返还。至今仍有很多计生人员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巨大的贡献,认为计划生育是“服务”,既然如此,从一种服务工作转向另一种服务工作,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计生人员分流到养老院,不能再吃财政饭。计生的最重要理由是,人口太多造成资源紧张,不利于发展。先不管此论点对不对,至少,吃财政饭的人太多,确实会造成资源的困境。计生人员不吃财政饭,岂不能替经济发展减轻负担?这恰好符合计生的一贯逻辑。
传统上,是养儿防老的。但计生对养儿防老的传统破坏很大,使得中国的养老市场大得很。既然计生制造了这么庞大的养老市场,计生人员理应投身这个市场,用勤劳的双手服务市场、养活自己,怎么还能吃财政饭?
作家莫言的小说《蛙》写了搞作为乡村医生的“姑姑”,一面行医接生,一面带领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做结扎、流产,晚年活在矛盾和痛苦之中。不知有多少计生人员有“姑姑”这样的心境,如果有这种心境,通过在养老院服务来缓解心理矛盾,既有利于老人的福利,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一举两得。杨支柱老师的建议可谓充满智慧与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