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养老资讯>行业观察>正文

方兴未艾的养老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21 浏览次数:10
     刚刚过去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不仅唤醒了人们对老人的尊重和关爱,也让人们对当下的养老供需矛盾现状更加担忧,特别是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的急速到来,这个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朱勇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3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逐步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迫切需要重视和加强老年文化建设。

  朱勇还表示,加快老年人文化建设,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增强老年人的精神力量,是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

  老有所养,老有所终,是每个老年人的迫切愿望。而我国现有的养老设施、服务机构数量以及服务水平远远未能满足需求,有些地方老人排队进养老院至 少要等待3到5年。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城乡养老机构发展到4.18万个,养老床位365万张,平均下来,每50个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我国 养老床位总数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9%,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至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至3%的水平。不仅养老机构凸现“一床难求”问 题,养老护理员更是短缺,且专业化程度低。我国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约有3300万,如果按照3∶1的比例配备养老护理员,需要1000多万名,而目前从业 人员不足百万,其中一半左右是文盲。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就此指出,养老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缺乏,暴露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在老年人口日益增多与养老设施以及服务不相匹配的同时,还有一个更加突出的问题是空巢家庭老人普遍存在极度寂寞与空虚,他们精神层面的需求越发 引人关切。有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其中近一成的老人单身。预计到“十二五”末,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将 超过5100万。这些空巢老人得不到应有的生活照料,生病也无人照顾,情感慰藉更是无从谈起。而空巢家庭老人中独生子女偏多,老人的孩子不是出国就是面临 收入偏低、工作太忙,无力更好照顾老人,这更加考验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一方面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再加上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 构叠加在一起,养老问题显得异常严峻。另一方面,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和制度不完善,养老体系普遍存在投入不足、设施少、服务单一、运营 效益低、专业人员匮乏等问题。

  面对养老产业供需矛盾的两难状况,有专家建议,我国刚刚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但养老保障和收入水平还较低。随着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政府可适当提高补助水平和补助比例,逐步缩小城乡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差距。

  还有专家建议,我国应构建应对老龄化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及养老机构建设,甚至应将养老产业提升至国家层面加以统筹安排。

  而按照民政部门的思路,“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对城乡养老设施的投入,建立起省、市、县以及农村四级养老体系,到“十二五”末,每1000名老人 养老床位从目前的19张增加到30张。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化投融资渠道,鼓励更多民营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此外,将通过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打造 一支尊老敬老、爱岗敬业、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养老护理员队伍。还将建立养老机构的准入、监管和退出的机制,确保养老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发展。

  我国养老产业之所以普遍存在投入不足、设施少、服务单一、运营效益低、专业人员匮乏等问题,究其原因,除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外,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不到位,建设用地供应不足,项目审批复杂、周期长,也影响了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机构的积极性。

  对此,一些地方也正在积极探索,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二次北京市民政会议上表示,鉴于养老现有设施不足与日益增长的 需求有较大差距,北京将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给、高端有市场”的原则,通过政策扶持、制度规范、资金引导、奖励督导等手段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 业,制定出台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资金补贴、信贷支持、市场准入等综合配套优惠政策、措施,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 量兴办养老机构,培育一批养老服务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其他地方也在探索类似的做法。

  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我国老年产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趋旺。目前我国老年用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每年高达6000亿元,但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 产品和服务则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矛盾,这意味着我国老年产业蕴藏着巨大潜力与商机,也说明老年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这是个既方兴未艾而又带 有浓厚公益色彩的银发产业,需要社会多方关注与呼吁,更需要各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在年迈时都需要得到呵护与关怀。让人人老有 所养、老有所终,这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和谐社会的核心。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