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养老方面负有兜底责任,在经济增长中日趋增厚的财政资金也使政府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但是,就养老来说,又不单单是钱的事情,而是更多地需要适合社会伦理的一系列工程的推进。中国养老问题的严峻不仅在于辛苦一辈子的老年人没有为自己准备好足够的养老资金,更重要的是目前的老人家庭普遍只有一个子女,因此他们很难将养老的希望像中国传统社会一样寄托在自己子女身上。这种特性决定了在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必须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这个模式就是要构建起以社区养老为重点的养老模式。
此次民政部、财政部的通知表明了政府的态度,政府财政将支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应该说,居家养老是最理想的一种模式,老人们在自己熟悉的家庭里安度晚年,并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子女完成一些家务,无论对于老人身心健康还是家庭和谐都有莫大好处,但是这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即老人必须是身体健康的。事实上一个身体健康的老人也不会产生养老问题。问题的严峻之处在于,一旦老人躺倒,就会给子女带来很大拖累,这种居家养老模式就不是上佳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最合适的就是能够让老人就近进入社区的养老机构,既让老人生活在熟悉的环境,又方便其子女探望。
因此,由政府推进的养老工程建设,应该把重点放在搭建社区养老平台之上。对于需要照顾的老人来说,社区里有他们熟悉的环境和朋友,离家庭也不远,因此是理想的养老场所。但就目前来说,城市里的社区建设固然已经把养老提上议事日程,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掣肘,在硬件设施的投入上还显得很不够,农村社区的养老平台建设更是乏善可陈。很显然,在这方面,还是需要政府做很多工作的。现在政府愿意出资金支持养老服务,那么就有一个把资金投向何处的问题产生,以使财政资金的投入真正收到预期的效果。
民政部、财政部通知提出的“重点支持领域”,把支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作为重点,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通知提出,要支持通过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股权合作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管理运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龙头社会组织或机构、企业,使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主体。而如果需要在居家和社区两方面有所侧重的话,显然更应该把社区养老作为重中之重。老人养老,不单单是一日三餐有人供给,头疼脑热有人服侍,更重要的是他们还需要人与人的情感交流,把他们关在家里,实际上阻隔了他们的这种正当需求,不利于其身心健康,而社区养老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则可以使他们在得到妥善养老的同时享受到身心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