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养老资讯>要闻速递>正文

老龄化三个阶段呈“中间集中 两头薄弱”局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18 浏览次数:21
     现在国内养老产业的关注焦点大多放在了养老机构上,老龄化三个阶段呈现“中间集中、两头薄弱”局面。一头是健康养老,当下还缺乏完善的政策与模式支 持,缺乏系统的构建服务与平台;另一头是临终关怀也非常薄弱,咨询疏导、生前预嘱等临终专业工作目前还缺乏相关法律与体系专家支撑。

■独家访谈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马洪基金会理事长李罗力自2005年以来就开始关注社会老龄问题,深度研究社会老龄化问题,以“六个老有”(即老有 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享)为核心,在界定老龄化问题上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在关护服务阶段,首推以家庭为核心的社区养老与 政府养老机构配套模式,临终关怀强调专业临终服务与老人自主选择权。在为健康老人提供各种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的养老模式理念的同时,结合他的调研与我国在 家庭观念上相似度非常大的日本等东亚国家的养老模式发展现状得出的经验,以及当下国内在养老模式创新中的实际操作环节遇到的种种问题,近期在对我国的新型 养老产业发展思想分析阐述中取得了新的成果。对于目前全国甚至全球都以年老体衰、需要别人关照的老人为目标人群的传统养老模式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创 新。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5月27日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 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 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既感到温馨又非常振奋。

李罗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老龄化应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健康养老。这个阶段主要是指60岁到75岁的老人,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大多数老人身体比较健康,具有活力,生活能够自理。目前我国这 个阶段老人的养老模式更像是散放养老。因为这个阶段的老人健康有活力,甚至有一定经济能力,所以这个阶段的老人完全自由散放,并未形成系统的平台为这个阶 段的老人专项服务,针对性差。国家也无明确政策,包括财政、税收、土地、社保、人力资源等,对这个阶段的养老产业提供引导与支持,故而针对健康养老阶段的 政策需要更加完善,更多去关注正在兴起的健康阶段养老模式与产业。

马洪基金会目前正对中国的创新养老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古与今、国外与国内、城市与乡村、区域与区域的比较,提出要搭建系统平台,以完善服 务平台为目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老年人再就业尚无平台,老年人资源再利用上需要专业平台,传统文化传承也需要跟上时代的平台,老年产业的供给侧与需求侧无 对接等问题仍然是当下面临的一大困难。生活中,老年人在实体店购物困难,许多老年人需要的物品只能选择网购,缺乏专业服务。从文化方面讲,许多老人沉淀一 辈子的阅历、经验与手艺都是文化物质瑰宝,例如通过老人口述为老人整理一生的财富编撰成文,可以留给后代传承,优秀的更可以继续奉献社会价值。老人健康食 品符合老人口味的餐饮太少,专门设计量体裁衣的老年人服装体验店欠缺。主题公园构建不足,许多健康养老阶段的老年人只能自己打打太极拳、跳跳舞,没有提供 符合老年人的专业化高端市场,国家应该像高科技产业扶持一样,用资金支持健康养老环节建设,因为这极有可能成为国家潜在生产力,通过挖掘成为中国新兴支柱 产业。所以,形成产业发展模式这点非常重要,而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是针对健康阶段老人。

第二个阶段是关护服务。这个阶段主要是指75岁到80多岁的老人,其中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需要住进养老院或以家庭为点进行专人看护,在生活 上需要各个方面的关护服务。这个阶段根据中国的实际发展与文化理念分析,最适合中国的关护服务养老是家庭式社区养老。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通通被送 到养老院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且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日本这类国家一样,最可行的关护服务养老是要以社区式养老以及家庭作为基本单位。在社区里搭建配套的养老服 务,例如老年人可以居住于家中,看病由医院医护人员到家中就诊与服务。另外一点,大力发展托老所,托老所以社区为中心,可以日托,早送晚接。以社区为范 围,不离开家庭,按照这种形式,白天老人都在一起,晚上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如有特殊需求可以安排周托或月托。此外,托儿所与托老所可以搭建在一起,每天 一到两个小时,幼儿园的孩子与托老所的老人在一起共聚,老人最喜欢孩子,小孩也喜欢有老人相伴,这对老人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调节。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