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上也提出,要研究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
雷声又响了,但愿这次是真的要下雨。
保险业翘首以盼多年
尽快推出个税递延型养老险,已经成为2016年保险业的新看点。
所谓个税递延型养老险,是指允许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投保人在个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税,这是一种通过降低投保人当期税务负担的税收优惠。
对这一税收优惠,保险业已经呼吁了多年。
今年年初,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说,2016年争取尽快推出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抓紧制定试点方案,并组织好实施。做好税延保险信息平台建设、税延保险监管制度制定、示范条款设计等试点准备。
6月13日,在2016陆家嘴论坛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又表示,要顺应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的期待,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落地,推动传统养老模式向医养转变。
这已经是项俊波N次表示要推动个税递延型养老险落地了。
上海试点10年无着落
一直以来,个税递延型养老险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从酝酿到屡次传出“试点”已有10年的时间。上海2006年就开始研究方案。
2009年,国务院文件明确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在上海试点个税递延型养老险。之后,上海保监局还牵头组织8家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平安养老、太平洋、太平、新华、泰康、英大泰和、长江养老)成立了试点工作专项小组,并向财政部上报了试点方案。
2013年1月27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披露称,上海将在2013年开展个税递延型养老险等创新试点。
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将适时开展个税递延型养老险试点,曾让保险业界兴奋不已。
此后每年几乎都有爆出“个税递延型养老险试点将落地”的消息,但一直是“只闻其声,未见其形”。
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上海被寄予厚望。根据券商机构的报告测算,如果上海试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一年可以为上海带来约100亿元的保费增量,向全国铺开后,每年贡献的保费增量将超千亿元。
然而,现实是上海各家保险公司至今仍无一款个税递延型养老险的相关产品落地。相关人士表示,这个保险产品必须有制度才能做,目前政策还处于悬置状态。
实际上,就在今年初还有很多保险业人士认为这项政策落地的几率越来越渺茫。原因是,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提及它,而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有提及。
协调多个部门十分困难
今年8月份,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显示,去年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和青海6省份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
据悉,目前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额度保持在每月500元~1000元。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补充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