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从根本上说,老龄化问题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进程中出现的新课题,也是社会发展进步当中的必然过程,并将在人类文明全面发展进步的进程中不断变化、演进,所以应该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看待老龄化问题和把握老龄化问题。
G20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分析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关键时期时再次提到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被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上议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在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而深圳老年人口目前已经突破120万,占深圳总人口的6.6%,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在人口结构上正加速“集中”老化。
但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深圳引领着老龄事业推陈出新、迎难而上。目前深圳正着手打造聚合国家、联结世界的老龄成果共享生态圈,将创新设置的 “智能养老”“保健医疗”“养老地产”“养老金融”“生活用品”“养老旅游”六大特色向社会推出。
智能养老是发展的必然
中央提出应对老龄化的工作方针、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由科学界、高等学校、研究院所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著名专家、教授、知名人士、社会活动家、经济学家、企业家,以及科技与管理工作者组成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区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正进行深度研究。首先要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龄事业和发展的路子,从这个战略高度来策划任何的老龄事业和老龄发展。未来老龄产业发展一定要做潜在需求分析。探索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需要以信息化网络服务为平台,把原本的服务流程和服务管理电子化、信息化,建立完整的线上与线下的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养老体系,设立养老保障门户网站,这是利用科技手段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基础。同时,使养老实现高效化、便捷化、全面化。要把中国的老龄事业、老龄产业与科技有效地结合起来,以科技为支撑。可以这样说,积极拓展科技养老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医疗养老是健康管理
保健医疗,首先是健康管理。目前医疗养老项目基本集中在社区和养老院,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下所带来的活力与效率,利用展会合作,推动资源和信息共享,从而推动养老机构体制创新,激发社会活力参与养老,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促进养老与相关产业融合。
适应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变化、慢性病治疗等需求,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长期商业护理保险,增强老年人护理照料支付能力。创新养老金融服务,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在养老领域开展业务。通过创新信贷品种、增加信贷投入、放宽贷款条件、扩大抵押担保范围等方式,加大对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设立老人储蓄基金,通过专业机构,提供保值增值服务。探索上市融资,做好针对性的研发。只有真正把老龄人的心理琢磨透了,背景研究透了,潜在的需求就能开发出来。而这也为“深圳老博会”的市场化运作及品牌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清晰、科学的发展道路,创新实践正为全国老龄产业“破难题、探新路、作示范”。
以平台推动老龄产业结构分类
老龄化问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老龄产业和事业是一个发展中的产业和事业,需要投入大量力量,但是同时也是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朝阳产业和事业。所以,应当理性思考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不断整合核心资源,关键是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科学构造资源,以老龄产业为平台,才能真正解决这些根本问题。
从目前国内外现代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现状看,主要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贴心公众,打造展会公众形象。向公众传递有温度的形象,有社会责任感,融入亲和力、人文关怀。二是市场潜力数据化。深度挖掘行业,建设数据库,反映市场潜力。将行业技术、产品和服务,实现资源互通共享。三是社会组织参与。构建老年事业和产业综合体,倡导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助推老龄事业和产业资源跨界整合。
深圳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模式和创新体制环境相当完善,所以在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优势,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老龄产业大有可为。
老龄产业发展离不开信息金融
推动我国家老龄产业发展,必须有发达的信息金融作为支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研究老龄产业的发展不能不研究金融对其支持的地位、作用和策略。
尽管目前国内老年金融产业刚刚兴起,但是随着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老百姓理财意识逐渐增强,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建设中少不了老年金融产业的发展和支持。需要通过合理行业规划金融项目服务跟进,增强保险业和金融机构的机制,深度参与到社区养老活动中,提供与养老社区服务相衔接的、能够切实满足不同年龄老年人实际生活需要的金融产品,让金融服务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在社区建设上更加合理化、人性化。
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是建立在社区福利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这当中并没有加入金融基本建设元素。现在已有的商业模式中,金融业务发展中尚没有清晰的老龄金融服务模式。所以,经济学界提出:一是社区金融合规有序地发展,必须与政策配套建设、整体规划相联系;二是老龄产业金融配套服务和老年金融产品需要合规丰富起来;三是老年人金融的特殊性使相关金融政策和法规的不断完善变得尤为重要;四是金融机构不能因为老年人收入有限,在人员和产品投入上就没有金融服务的意识,不愿意为老年人提供金融服务。当然,社会保障体系也需要不断配套完善。从国家层面和社会角度来看,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和支持老龄产业的发展是金融机构的创新突破,建设老龄金融服务的队伍是满足老年人金融需求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