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养老资讯>养老 > 养老资讯>正文

海珠“银龄安康行动”惠及10万老年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30 浏览次数:155
         被送到日托中心的第一天,自觉遭嫌弃的简叔伤心得数度落泪,而今却对日托满怀感激之情。截至目前,广州市海珠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达22.48万人,占全区总户籍人口的22.26%。面对人口老龄化、困难群众多等问题,海珠区于今年初将“银龄安康行动”纳入区十件民生实事,现已惠及全区近10万老年人。而且,在广州各区中率先出台的《海珠区临时救助暂行办法》,为困难群众基本保障“兜底”。养老及救助等民生福利,正从“补缺”向“普惠”适度转变。

试点社区大配餐,“养老”变“享老”

近日新快报记者从海珠区民政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海珠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达22.48万人,占全区总户籍人口的22.26%。全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共3052户、4756人;低收入家庭共520户、1283人;城镇“三无人员”890户、915人;散居孤儿28人。

今年5月,海珠区制定《海珠区社区大配餐服务试点方案》,选取老年人口密度较大的南华西街、沙园街开展配餐试点工作,采取政府购买和链接餐饮企业的方式,在广州率先启动长者大配餐服务试点工作,为辖内60周岁以上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社区配餐服务。沙园街在原“长者饭堂”的基础上,增设光大花园配餐点,引入爱心企业捐赠送餐车,形成以“长者饭堂”为中心辐射社区的配送餐服务网络。目前日均提供现场长者服务300多人,送餐服务25人,轮候长者50人。在南华西街,配餐服务联合餐饮企业,依托日间托老中心及街坊会所,建立老年人订餐、餐饮企业生产运送、服务平台就餐或送餐的社区服务平台。现在日均提供现场长者服务20多人,送餐服务8人。

政府出资近200万元 为近10万老年人投保

今年4月,海珠区统一出资为海珠区户籍年满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投保了“银龄安康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投入196万元,惠及全区9.8万老年人,占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43.5%。提前完成了省市有关部门提出的2016年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参保率(覆盖率)要达到40%的要求。截至今年10月底,全区老年人出险257人次,赔付514400元,老年人保障意识、维权意识增强,索赔人数逐渐增多。

海珠区在广州首先出台《海珠区临时救助暂行办法》,除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家庭、“三无”人员、孤儿外,将具有海珠区户籍的其他困难群体和符合条件的非广州市户籍人员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将由70岁及以上老人与重度残疾人组成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纳入特困对象,发放临时生活补助金,缓解其生活压力。临时救助标准提至最高5万元。今年已发放临时救助资金约184.5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155人次。

与此同时,海珠18条街道统一设置社会救助申请窗口,开展“一门受理”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制”和“转介”工作机制。设立社会救助求救专线,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理及时”,共处理外来人口困难求助个案 162宗,办结率 100%。建立紧急救助受理“绿色通道”,为困难群众提供先行救助,在救助后 10 个工作日内补办申请审批手续,实现救群众之所急。

家综服务多元化,提升群众幸福感

“简叔到日托的第一天就哭了六次。”原来,住在昌岗街的简叔因行动和沟通障碍需要家人长期照顾,敏感的他得知要被送到日托站后,以为遭人嫌弃而无比伤心。在社工的引导关怀下,简叔现已融入新的大家庭,主动参加康复训练和文娱活动。连他的老伴都称赞道:“就算是亲生子女也不一定能做得到。”

在海珠,街道家综也发挥了“爱心交换站”、“圆梦工作室”的作用,先后为1600 多名困难群众实现了个人愿望。围绕社区及居民需求,昌岗街道家综推动“10分钟生活圈”范围内的社区互助文化氛围建设,创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其中,主要面向社区长者的公益书画班,每周一场,颇受长者欢迎,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该家综还建立了一支来自于社区、成长于社区、服务于社区的本土义工队伍,其中约有50人从原来的服务对象变成了社区义工。

针对社区长者、家庭、青少年、残障人士、“4050”失业人员及义工等群体,沙园街道家综分别推出“宝妈加油站”妇女儿童支持平台、展能义工队、“织爱家园”就业支持基地、长者陪护就医及病患小组健康支持体系等招牌项目,因此还获得区妇联、幸福社区公益项目等经费支持累计达25万元。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对辖区困境弱势群体家庭的全覆盖。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