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养老资讯>营销推广>正文

养老“去地产化”需要更多践行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08 浏览次数:168
     万科有了新目标。8月30日,万科和北京控股集团联合推出了一款长者公寓。万科集团副总裁、北京区域首席执行官刘肖称,万科养老将从集团业务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业务板块。而且,万科做养老也要瞄准行业第一。

和此相伴的,还有“去地产化”的重申。万科表示,养老本质是服务,而非地产。9月1日,泰康人寿副总裁兼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刘挺军也在媒体上表示,养老产业要去地产化。

地产老大、险资巨头如此表态,确实是国内养老产业的重大利好。是“浅尝辄止”还是“营销口号”,这有待时间和市场给出答案。但是对于养老地产来说,“去地产化”是必须强调的本质回归。只有厘清“卖房子”还是“卖服务”,养老地产才能立足于现实需求,完善产业链短板,从而托起养老这个“朝阳产业”。

2015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人有2.22亿,占到总人口的16.1%,而到21世纪50年代,我国老年人数量将超过4亿人,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导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称,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达13万亿元。国家“十三五”规划也提出,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面对这个庞大的市场,各界反应却是五味陈杂。

究其根源,产业概念混淆是重要因素。万科方面称,养老地产的本质是服务,但在绝大多数开发者眼里,养老地产玩的是地产,卖的是房子。卖房子,追求速度,现金回流越快越好,如同短跑;卖服务,看中耐力,追求稳定长效的回报,如同马拉松。已经在市场上喧嚣了十多年的养老地产,参与者大多是短跑选手兼项马拉松,怎么能够走上正轨?再加上房地产利润诱人,不少企业所谓的养老地产,根本就是冲着政策优惠而去、冲着便宜地价而去,再诱人的噱头翻开底牌还是出售变现。民政部长李立国就曾明确表示,养老地产不能纳入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范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万科的尝试就具有示范意义。万科在北京推出的长者公寓,原来是一个饭店,改建为一座拥有110张床位的养老机构,还配备同等床位的二级康复医院。媒体的报道称,正式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这在北京尚属首次。万科同样表示,希望在养老保险、医养结合方面推广新的试点。稍显含蓄的表述,其实点中了养老产业的最大短板,那就是医疗资源的不足。《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提到,按照目前的老龄化速度,我国养老护理人员数量严重短缺,缺口达千万数量级。

回归服务本质,直面行业短板,养老产业面临的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刘肖就断言:“未来20年,养老产业会诞生一个万亿市值的企业,这个企业可能来自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可能来自保险或者医院行业。”前景诱人的预言,点出了养老产业的关键点,那就是整合养老、保险、医疗三大资源。泰康掌门人陈东升也曾表示,保险业在医养结合上拥有优势,除了拥有长期的资金优势,还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业务模式更能实现产业协同发展。肯定的表态,流露着保险业强势进入的决心。

万科也好,泰康也好,从回归服务本质开始,着眼于医养融合发展,养老产业需要这样的变化。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有更多的践行者参与其中,有更多的产业示范不断涌现,这才是乐于看见的局面。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