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是一个共享田园养老村。它将空心村进行再利用和升级改造,将其闲置房屋与农地等资源整合成适宜疗养者与留守人员休憩居住、耕种劳作的特色民宿、休闲农业区及生态体验馆等场所,最终形成一个适合老年人群体生活疗养的田园乡村。
注: 陈景清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穿着短裤,嘬着热茶,典型80后。
这是陈景清第一次见到苏晨的模样。令陈景清没想到的是,提出在养老领域创业的,居然是位年轻人。
“小鲜肉讲养老,是否有点天方夜谭?”陈不由地在心里嘀咕。彼时的他,身为企业分析顾问与创业观察者一职,已约谈了多位创始人,因此积累了诸多行业经验。
打破陈疑虑的,是苏晨对于养老问题的思考:除冰冷、似乎有悖于传统孝道的养老院外,国内目前流行的个性化养老方式大抵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抱团养老三种。
“前两种方式的共同点,均基本把老人们‘圈养’在院子中或特定的区域内,老人们只得倒数着最后时日。第三种方式,则因成本过高及无法形成有效的配套设施而难以落地和持续。”
“应该打造一片理想国度,老人们在那里可以或种菜或养生。这种方式既能让他们收获年轻时上山下乡的感觉,更能帮助他们实现老有所为甚至老能自养的愿望,同时又能连接老人社群、让老人不再孤单。”苏晨将目光放在破败的空心村上,欲将其改造成一个个独属于老人的“乌托邦”。
一番话后,陈景清决定加入,随后担任CEO一职。
今年8月,“乌托邦”项目正式启动,团队开始了选址调研。
考虑到绿化(森林覆盖率连续40年位于全国第一)、空气(空气质量指数常常位于全国前列)以及综合环境适宜度(如靠海以及气候)等因素,“乌托邦”将疗养村选定在了福建泉州的乡下农村。
这里的农村,同国内其他许多农村一样,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原本人丁兴旺的村庄,因年轻人外出打拼,只剩下了伛偻老人和嗷嗷待哺的幼童,大量土地资源被浪费,宅基地、农房、农地被闲置。陈景清说:“这些都是很好的宝藏,是‘乌托邦’的改造基础。”
为推进项目更好落地,团队将采取租赁及合伙等方式,与第三方农业机构合作以整合闲置房屋资源。如此,一来成为适宜疗养者与留守人员更好的居所,二来因地制宜地将部分房屋或农舍打造为特色民宿,根据农村已有特色产业进一步打造生态体验馆,“这么做的好处是,能为原房屋主人带来额外收入”。
“乌托邦”将为这些60~70岁具备自理能力的老年人配备小农机械等现代化工具,他们在这里可进行自愿式、轻强度的劳作以获得劳作体验及相应报酬。陈景清介绍,团队还将为这些具备各种技能的老人打造一个共创空间,帮助他们与更多年轻人互动,同时也能够将其打造成青少年研学的良好基地。
在安全与医疗层面,项目方将自建智慧疗养体系作为技术支撑来实时监测和全面保障老年人健康。譬如通过智能硬件记录老人心率、血压等,并将数据反馈给合作医务团队。
陈景清表示,疗养村的整体改造需耗费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改造后的农村还可作为休闲旅游目的地吸引城市居民自驾游。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项目还未落地,便获得了专注于人居品质提升的中国茶博汇以及大健康领域的永丰堂共计1000万元种子轮投资。在投资方的建议下,“乌托邦”采取了轻模式操作:疗养者以股权众筹方式成为集体农庄的主人,农户也可以众筹方式或以村集体合作社的形式与乌托邦达成合作,公司将在第三方审计下,定期公开营收。
其中,原村民认筹比例不超过20%,社会公募认筹比例超过50%。
陈景清介绍,公司将会通过规模性休闲农业以及特色民宿、生态体验馆等旅游项目获得营收,另外还将运营模式开放收取加盟费用以及部分政策性补贴。
在推广方面,公司于线上通过同名公号发布项目信息,在线下通过地推走访村落,以此实现品牌传播。
现阶段,“乌托邦”已接近与新告村达成合作意向,更有包括东庵村、厝斗村等20余个意向合作储备村落,当前种子用户20~50户。
今年10月,项目将正式启动众筹,目标数量为150~200户。
延伸阅读:“共享养老”提升个人养老为集体养老
现在共享单车、共享汽车越来越普及,最近陕西西安市阎良一社区推出了一种新的共享模式——“共享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通过“菜单式”的选择,老人在家就可以享受到“精准化”的服务。
如今,共享这个词很火,很多产业都在往“共享”上靠,“共享”的范围越来越广,“共享××”满天飞。显然,“共享养老”也在一定程度上搭了“共享”的车,蹭了“共享”的概念热点。根据新闻提供的信息,这一社区所推出的“共享养老”实质上是一种互助式养老,其内涵是“有空做志愿者,有事找志愿者”,表现形式为“订单式养老服务”,具体的路径是:社区把愿意从事家政服务、老人护理服务的闲散剩余劳动力、爱心社区志愿者组织起来,经过专业化技能培训后,就近为社区内的失能、失独、半失能、空巢老人及残疾老人提供以护理为主的专业性上门服务。志愿者可以根据服务的内容领取报酬,也可以把“工时”存起来,等到自己家的老人需要帮助时,由其他志愿者提供“对等”的服务。
从理论上说,这种养老模式有服务共享的成分,它为居民养老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有助于完善社区的养老功能,提升社区养老的质量。“共享养老”能够把养老服务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有效整合调度社区内零星、分散、潜在的养老服务资源,使养老服务更精准,更高效,也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机会,给老人提供更多养老便利,减轻养老负担。“共享养老”也将一家一户的个人养老、封闭式养老提升为集体养老、社会养老、开放式养老,有助于社区居民增强共同养老的意识和集体责任意识。
当然,要把“共享养老”落到实处,真正让老年人以及其他社区居民享受到“共享养老”的实惠,就该把功夫用在“概念共享”“理论共享”之外,扎扎实实练好内功,抓住关键点,夯实细节。首先,政府应该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共享养老”模式,除了在政策上开绿灯,还要购买养老社会服务、提供养老补贴,从而实现“政府担一点,养老家庭买一点,志愿者献一点”的养老成本多元化分担模式,真正体现“共享养老”的公益性,为“共享养老”的健康长远发展打下基础。第二,社区要付出更多责任,建立健全“共享养老”的管理机制,构建“共享养老”的信息共享平台,合理分配服务资源,使养老需求与服务供给能够及时高效对接,全面准确记载与养老服务有关的档案信息。第三,社区居民要本着利己利人的出发点增强“共享养老”的参与意识、奉献意识,多付出养老爱心和责任,多为“共享养老”贡献力量,存储“工时”,如此,“共享养老”的火才能越烧越旺,社区居民才能共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