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2000年始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4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8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0.1%,预计2020年这一比例会达到12.8%。近年,我国制定发布了许多养老相关政策,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标准化、养老机构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并轨等多方面指导、支持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要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必须结合时代特点,探索精准养老新模式。
所谓精准养老,指的是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产品或服务合理地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相关利益方获得合理价值回报的养老服务体系。这里用到五个合理体现了精准化的概念。合理的时间、合理的地点要求养老服务供给的精准化,保证养老服务供给的及时性与距离上的可得性。合适的产品或服务要求养老服务的供给体系与养老服务的需求体系相契合,各主体之间供给的协调互动。合理地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要求养老服务支持体系的健全,经济上有足够的资金保障老年人的消费,技术上能够有便利先进的设备保障老年人服务需求的满足,文化上能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尊重。合理的价值回报要求养老服务管理体系的精准化运行,合理的定价机制、服务的监督考评机制等等。
“互联网+居家养老”助力精准养老。近些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从技术层面为公共服务尤其是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国务院于2015年7月4日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依托现有互联网资源和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为此,利用“互联网+”理念带来的发展机遇,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在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引入互联网,借用互联网在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维护、大数据挖掘方面的优势,借助与计算机、服务器、信息管理中心移动终端设备等物联网的结合,为居家老人提供包括健康管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关爱等方面的个性化服务。“互联网+居家养老”通过改变信息交流传递方式、强化资源配置整合力度、提升服务管理效率等手段对现有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予以破解,势必给居家养老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互联网+居家养老”秉承了互联网开放、便捷、分享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思维与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建设相融合,创新了养老模式,有利于实现“精准”养老。
“互联网+居家养老”是精准养老的具体形式。推进建设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社区为单位构建老人电子档案,详细记录老人及子女或监护人信息、精准化定位老人的养老需求。档案中详细记录老人的健康信息、联系人信息、体检信息、居住信息等,方便社区对老年人的管理和关爱。通过构建电子档案,社区老人的情况便一目了然,有利于社区有针对性的开展精准帮扶,契合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构建智能养老机构服务管理系统。智能养老机构服务管理系统的精准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在养老机构配置智能家居控制和家居安全防范系统,不仅能够便利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更加能精确的了解老年人每时每刻的需求,不同于往常的护理人员的陪护,这种互联网平台数据的监控显得更加的便捷和准确。第二,老年人通过佩戴智能腕表和定位器等配件,便于养老机构实时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GPS定位。通过腕表上心律血压的监测,养老机构可以对老年人提前进行体检,做到防患于未然。老年人的健康数据也可以永久保留,随时调取,方便以后养老工作的展开。第三,通过对老年人信息的了解,养老机构可以灵活地增加亲情通话、预约挂号、上门看诊等服务。
积极探索精准养老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7-12-01
浏览次数:148
上一篇:广西首批5个养生养老
下一篇:新乡出惩治老赖新招,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