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养老资讯>要闻速递>正文

年轻人租住养老院: 噱头还是创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7 浏览次数:217
        养老机构也向年轻租客开放,住进来的年轻人,只要每个月完成至少20个小时的志愿者服务,就可以抵扣相应房租。这是由杭州滨江团区委和区民政局共同主办的“陪伴是最长情告白”志愿服务中的一项新模式。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一模式受到了年轻租客和老年人的欢迎,年轻人减轻了住房压力,老人们也学到了新技能,感受了新活力。(《钱江晚报》)

        点评:这一模式的积极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将租房与养老相结合,对应的是工薪族与养老群体的多元化需求;二是它打破了传统的老人抱团的养老模式,让养老更加社区化,充满生活活力;三是将公益、商业与养老相结合,实现多元化目的。不过,在养老床位供求失衡的当下,这种模式注定只能为少数民办养老院所试水,而难以得到广泛普及。同样,公益热情如何保持不坠,年轻人与老人如何融合,也是个难题。

        寒假临近,各高校学子们在期末大考中做着最后的“挣扎”。近日,一道“认老师”的“态度题”惊现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思修课期末试卷,题中7位老师的证件照一字排列,要求考生不仅得认出自己思修课老师,还必须在照片下填写正确名字,而且“答对不得分,答错扣41分”。

        点评:所谓“认老师”,无非是考察学生有没有上过课,这种方式确实新颖,不过这波焦点过后,这种方式估计就要失灵了。不能怪学生能这么快“学聪明”,而应该反问,当“认老师”堂而皇之出现在考试试题中时,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更关键的是,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老师”,而教师们又能认出多少学生?所谓师生关系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每一方恐怕都需要有所反思。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