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养老资讯>要闻速递>正文

建日间照料中心 在“家门口”养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31 浏览次数:219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在今年两会上,多份政协提案聚焦养老,纷纷为东莞的养老形势建言献策。其中,沙田镇政协小组建议,各镇(街)村(社区)建设“家门口”的日间照料中心,并向医疗机构购买医疗服务,探索“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康复训练,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养老服务模式。此外,还建议医疗机构向养老机构派出医务人员,开展专项医疗服务。

老龄人口增多

养老压力大

        据统计,预计到20 20年,东莞6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7.0%;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2 .0%;纯老家庭占老年人口比例超过25.0%。“有的独生子女要养4个老人,有的甚至要养8个,压力可想而知。”政协委员何锐平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

        何锐平调研发现,目前部分镇街公立养老院逐渐出现床位紧张的问题,有些镇街公立养老院入住率甚至达到了80%,有不少老人在自己所在镇街排不到床位,想在临近镇街相对宽松的养老院申请入住,却被告知:“不是本镇户籍不可接收。”

        政协委员陈灿祺则以虎门为例称,虎门只有一家公办养老院,共有106个床位,必须是孤寡、低保、残障老人才能入住,而民办养老院收费较贵,很多老人只能选择居家养老。“年轻人要兼顾家庭和工作,家中失能老人只能请保姆照料,这对普通工薪家庭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沙田政协小组

提家门口养老模式

        沙田镇政协小组在提案中指出,东莞应对人口老龄化主要有两种建设思路:一是以医为主,以失能老人为切入点,将病床空置率较高的镇街医院转型为特色医院,服务场地建设在医院住院区内,以洪梅镇和东坑镇为试点。二是以养为主,以独居低保老人为切入点,服务场地建设在养老院内,沙田镇被定为全市试点。

        为了将“以养为主”模式进一步探索延伸,沙田镇政协小组建议:医疗机构向养老机构派出医务人员,开展专项医疗服务;设立医疗服务站,由卫生部门的专业医疗设备和专职医生进驻;在养老院开设护理院,招收基础性疾病少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入住。

        同时,建议各镇街村(社区)建设“家门口”的日间照料中心,以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低保老人等60岁以上的困难老人为服务对象,探索“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康复训练,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服务模式。还可以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将健康讲座、常规医疗检查、养生保健、预防与康复等服务带进日间照料中心。

设立“护工银行”

解决护工短缺难题

        目前养老机构在运营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是:医生、护工都不好招,特别是有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的护工更是难寻。因此,多名政协委员纷纷对养老行业的人才培养出谋献策。

        政协委员牛熠建议,设立“护工银行”,鼓励年轻人和刚退休者积极参与到养老护理职业中来。所谓“护工银行”是指建立一个软件系统,把义务做护工者的“工时”计入这个软件系统,待到将来自己进住养老护理院时,可用这个“工时”折抵护工的费用。牛熠表示,在国外已早有类似的做法。

        政协委员邓耀升则提出,面对人手不足的问题,市政府要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给予适当鼓励,比如为从业人员发放一定比例的补贴及优惠等。此外,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设置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或培训项目,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