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养老资讯>要闻速递>正文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22 浏览次数:1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为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描绘了蓝图。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老年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7年,我国老年人口净增1.1亿,其中2017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

当前,我国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农村养老难、医养结合落地难、资金筹措难、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获长足发展

居家和社区养老成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从“机构为支撑”到“机构为补充”,显示出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居家和社区养老逐渐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形成“政策组合拳”。中央多部门联合出台了大量政策套餐,形成“组合拳”;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及时落实,并制定了适合地方、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

政府和市场责任逐步厘清。2017年,政府对养老服务业的责任明确为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保基本: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照护;兜底线:完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制度和公益慈善事业的有效衔接;建机制: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挥市场作用,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监管、培育、扶持、引导市场。

养老服务质量要求更高。2017年8月24日,民政部、国家标准委印发“关于印发《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从老年人自理能力、养老服务形式、服务、管理等四个维度,确定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因素,并制成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构成因素图,养老服务标准陆续出台。

各地积极探索农村养老经验。比如江西新余2016年开始在全国首创“党建+颐养之家”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目前全市已建起600余个“颐养之家”,有效缓解了许多家庭的养老负担,对于养老经费少、购买力低情况下的养老服务具有借鉴意义。

互助养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当前,家庭养老功能持续弱化,社会化养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以老助老”“以老养老”“抱团养老”的互助养老逐渐得到发展。我国有四类互助养老模式较为活跃:农村的互助幸福院模式,城市的结对组圈式、据点活动式和时间银行式。

问题亟待解决,短板需要补足

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不充分。相对低龄、较有活力的老人缺乏社会参与途径,老年人口红利未开发;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少,养老房地产化经营倾向明显;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薄弱,主要由物业和居委会承担,服务满意度低;一些公办机构同时具有政府社会职能和市场创收功能,导致公共福利分配不公;长期照料服务系统不健全,费用来源和可持续性难保证;适老环境建设理念和意识缺位,建设规范和标准有待完善。

体系建设不平衡,农村养老难。农村老年人缺乏充足的养老资金储备,农村养老事业尚未建起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互助养老模式规章制度不健全,矛盾纠纷处理、责任事故风险承担等事务难协调。

跨部门协作格局未形成,医养结合政策落地实施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协调效率较低。医养服务边界不清,监管标准尚未细化,收费标准不明,老人在医疗和养老系统间难以顺利转接,医院、护理院、养老机构、社区和居家之间缺乏互联互通的服务网络。

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亟待完善,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不足。当前我国养老服务标准不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碎片化,缺少有效整合;设施设备硬件标准规范多,服务质量标准少;缺乏配套规定,无法有效检测执行效果;服务人员收入待遇较低;缺乏行业服务质量标准。

资金投入不足,老年群体购买力较弱。当前,主要靠地方财政完成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欠发达地区对中央投资的地方配套难以落实。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空账”加剧,部分老年人购买力较弱。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