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是关乎人民晚年幸福生活的大事。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记者关于养老问题的提问时表示,人民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优质资源,惠及更多人民群众。这给老百姓带来了满满的幸福和希望,也从增加优质资源、提升有效供给角度提出了解决养老问题的路径。
我国养老服务的供给结构并不合理。比如,相对于城市养老服务,农村养老服务资源整体短缺;相对于自理老年人,为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的照护服务资源不足。在医疗、康复、心理、社会工作等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尤为匮乏。总体来看,相当数量的养老机构和组织所提供的养老服务与老年人及其家属的期望还存在较大差距。
社会迫切需要增加养老体系的有效供给,但显然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来解决养老问题,而需充分释放市场潜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探索各种养老模式。保险业作为其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养老服务可在多个领域实现高度融合,得天独厚的原因之一是其拥有大量且长期的资金优势。近年来,保险业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可以投入到民生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障建设中,形成良性循环。
推进“医养结合”是今年政府在养老领域部署的工作之一,而这恰好与险企所走的养老产业布局之路高度契合。泰康人寿是养老社区建设的“先行者”,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八个城市进行养老社区布局规划,形成北京燕园、上海申园、广州粤园、成都蜀园四家持续照护医养社区。不仅如此,合众人寿在武汉建造了国内首个持续健康退休社区(CCRC社区),中国平安则在浙江桐乡启动了“桐乡平安养生养老综合服务社区”,中国太平第一个养老项目——梧桐人家养老社区项目早在2012年就已落户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中心位置。
目前,保险业已经成为投资养老、健康产业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共有8家保险机构在国内18个省区投资30个养老社区项目,占地面积1150万平方米,实际投资金额299亿元,设计床位数43435个。多个养老社区项目已进入运营阶段。
此前,监管机构相关负责人在总结险资布局养老社区的优势时谈到,险企注重长期持有和运营,不追求快速销售和资金回笼;专业化方面全部采用适老化设计,针对老年人提供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整合专业养老服务供应商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休闲娱乐等服务。该负责人认为,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做法,能打造出一批较好品质的养老机构。
事实上,保险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能够实现双赢和多赢。保险业的资金投入养老产业,目标不是挣快钱,而是战略投资和长期投资。从目前的效果来看,险资投入养老产业拉长了养老产业链,缓和了社会养老保障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应该说,保险业参与到养老产业是保险业巨大的红利,有利于保险回归保障。
不过,笔者也发现,伴随着我国仍在继续的严峻养老形势以及中低端养老服务缺乏盈利预期的事实,包括保险系在内的各路资本进驻高端养老领域的热度逐渐升温,“扎堆”趋势已形成。如此的养老产业布局存在一个问题,高端养老项目价格动辄每月过万元甚至数万元,高档化趋势明显,这让许多对专业养老有需求的普通市民望而却步。诚然,民营资本进入高端养老产业的确是帮助政府缓解养老压力的好事,试想,如果没有高端养老院,高收入的老人也必定与低收入者竞争养老床位。
笔者认为,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产业除去平衡利润与需求间的关系,还应考虑放大普惠原则,对不同阶层的老年人群实行差别化产品供给。一方面,要结合老年群体的经济实力,引入多渠道、多元化的养老服务,让各路投资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另一方面,养老服务项目的定位应当进一步明确,推动养老服务项目的多层次化发展。特别是要满足众多中低收入群体的需求,在发展高端养老社区的同时,应加大险资对中低端和低端养老院的投入,防止今后在养老服务项目上奢华化、攀比化。此外,民营资本参与养老项目尚需政府,引导其切好养老市场这块“大蛋糕”。毕竟,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并且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项目选择,才是中国特色化养老产业发展的方向。
据了解,降低养老社区“门槛”已纳入到一些保险公司的规划范围。比如,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表示,接下来将创新养老产品,开发一批小户型养老社区,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高品质的养老生活;2017年10月,合众人寿在武汉的国内首个CCRC社区(持续健康退休社区)开业,融居家、社区和机构三种养老方式于一体,最低每月1500元就能入住。我们欣喜地看到,“保险系”养老院的“门槛”正在变低,险企布局养老产业正在走上均衡化的发展之路。
让“保险系”养老院“门槛”再低一些
发布日期:2018-03-28
浏览次数:202
上一篇:养老金“十四连涨”
下一篇:开放养老市场关注困境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