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岁尘埃禄事牵,老归重到旧林泉”,教子垂芳,荣亲养老,是每个成年人的责任担当,其间的爱与责任相伴相生。最近,一则新闻故事刷新了朋友圈:浙江杭州郊区13位老人住别墅“抱团养老”,他们的喜与忧引发众多议论。银发市场需求巨大,民间创新层出不穷,如何鼓励、支持、规范?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考题。
对每一个人来说,迟早都冉冉乎将至的“养老”,正在面临非常现实的供需矛盾。北京曾爆出一则新闻,一家质优价廉的公立养老院,曾引得媒体频频光顾,居然火爆得从报名到入住要排队100年!百年等一回,或是极端的例子,但各地公立养老院排队逾年甚至数年,并不新鲜。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卫生条件改善、医疗水平提高,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一直在稳步上升。北京、上海等地的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超过80岁。据权威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一般认为,老年人口占10%,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了,而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如此庞大的老龄人群,如此艰巨的养老重任,放在哪个国家,都是民生大事。一代独生子女已经成人,父母则渐渐变老,自古以来的家庭养老传统,面临现实压力,亟须早做准备、多方施策。
正因如此,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养老”成为民生领域最热的关键词之一。《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在下大力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公办机构养老之际,借重民间力量、鼓励家庭养老以及“抱团养老”,显然可以稍解燃眉之急。然而,改革需要过程,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还难以全覆盖。未富先老,未“改”先老,高龄化、少子化、空巢化,恰与人口高峰、就业高峰相撞,一起抵达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的交叉路口,家与国都需要共同努力。
当民间养老创新模式迭出的时候,政府与社会应当及时跟进扶助、指导,让老人们不再“孤军奋战”。比如中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上海,一直在完善全国补贴力度最大、最细的基础养老设施补贴方案,重点就是鼓励民资进入和居家养老。社区补贴的“老人饭桌”、试点社区“养老顾问”服务、家庭医生也逐渐普及。广州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开市场准入,培育市场主体,完善价格机制。对民办养老机构给予新增床位、护理、医养结合、等级评定等补贴,督促和鼓励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半径。
家和万事兴,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不可轻慢。扶助民间养老模式,化解老龄困境,是道德需要、社会需要,也是在助力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扶助下,“抱团养老”等民间努力将得到积极、可持续的发展。
“抱团养老”呼唤更多帮扶
发布日期:2018-05-31
浏览次数:288
上一篇:农村养老的春天在哪里
下一篇:老人携带乙肝病毒被多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