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养老资讯>行业观察>正文

一半人认为送老人进养老院“不孝”,当代社会“新五常”悄然而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03 浏览次数:906
       中国社会正形成“新五伦”与“新五常”。昨天,由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等共同主办的“伦理共识与人类道德发展国际会议”在宁召开,并发布了“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与研究报告”。
  调查显示,中国社会大众在伦理上守望传统,“新五伦”为父母与子女、夫妇、兄弟姐妹、同事或同学(或个人与国家)、朋友,与传统的“五伦”大部分契合;在道德上则走向现代,当代中国逐渐形成稳定的“新五常”,江苏调查排序是诚信、爱、公正、责任、孝,全国调查排序是:爱、诚信、责任、公正、孝,内容基本一致。
  调查显示,总体上社会大众具有极强的道德感与伦理感,相比之下,个体的道德感知一般,而伦理感较强。因此,个体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存在分裂,认为“有道德知识,但不见诸行动”的占66.7%。公众在对他人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常依据传统、风俗习惯及大多人认为的道德规范;但对自己往往又不愿完全服从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即对他人的判断使用“道德标准”,而对自身则较为任意,形成一定的矛盾和张力。
  从2017年度测评结果来看,家庭血缘关系在现代中国的伦理关系中依然处于绝对优先对位。针对现代家庭关系中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农业人口最担心的是老无所养(独生子女难以承担养老责任),非农业人口最担心的是对未来没有把握(只有一个孩子)。婚姻观念总体仍然很正面,婚姻观念中完全同意和比较同意责任感最重要占88.1%;离婚应从家庭整体(包括孩子的感受)考虑占54.4%;夫妻关系现状良好,愿意为对方牺牲占76.6%。
  养老方面,仍有53.3%的人认为最理想的养老方式是与子女同住;有51.6%认为把老人送到养老院相对面言是不孝行为。但是,对于老人是否有义务帮子女带孩子,有天经地义的观念的占21.3%;对于独生子女单独组成家庭后父母和子女的居住方式,只有32.8%认为同住更好,靠近居住更好的占28.3%。
  据了解,2007年以来,东南大学伦理学团队协同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以及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多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进行了三轮全国道德国情大调查(2007年、2013年、2017年),四轮江苏道德国情调查(2007年、2013年、2016年、2017年),最终形成了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及相关报告。江苏省省委宣传部赵金松部务委员出席发布会、东南大学张广军校长、中国伦理学会万俊人会长和国际哲学联合会主席Luca M. Scarantino分别致辞,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印度、韩国、中国的20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