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春节“保姆荒”,让不少职工“心慌”。近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拍着胸脯”保证: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将确保“一老(居家养老护理)一小(育婴和母婴护理)”不断档,不会出现“保姆荒”。而敢于兜底的底气,就在于“手握”108家自愿参加2019年春节家政市场保供的市政府实事项目家政持证上门服务的企业。
“春节家政市场不‘荒’,而是结构性供给紧张”
1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徐虹北路的佳禾家庭服务中介。一进门,就感受到了节前家政市场的“火热”,十几个工作人员排排坐,电话声此起彼伏。
工作人员表示,来电者基本都是雇主,对话和需求简洁直接:需要找什么条件的家政人员,或照顾老人孩子,或整理家务……
说到一年一度的春节“保姆荒”,工作人员也很无奈,“现在我手头有几十个客户找阿姨,但目前阿姨只有十来个。平时,客户对阿姨的要求不少,如做事要细致、最好年纪轻些。而年前这个时候,这些要求也不提了,能找到对口的就很不错了。”
“卡在年关,家政阿姨的要价也比往常稍高。”工作人员介绍。也有客户为了招到保姆主动提出提高工钱的,行情有点儿“水涨船高”。
记者走访了多家家政公司打听,情况也大体相同。中介工作人员都表示,有需求的尽快预定,先到先得,数量有限。
有调研显示,今年春节上海家政市场供需总体平稳,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失衡,如“一老(居家养老护理)一小(育婴和母婴护理)”作为刚性需求市场供给相对紧缺;钟点工(家庭一般性保洁)需求弹性较大,部分区域性供给有余,而部分区域短缺,区域之间还存在供需信息匹配不够畅通等问题。
“春节家政市场不‘荒’,而是结构性供给紧张。”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日前召开的春节家政市场保障工作动员会上,有中介平台负责人如是总结。为做好春节家政市场的保障,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推出七大政策,概括来说就是用信息化手段精准匹配,用待遇和温情留住家政员。
资源共享,全力保“老”不断档
目前,上海家政市场现有近50万家政服务人员。其中家政服务机构内从业人员20多万,有8.5万名持上门服务证服务,主要来自安徽、四川、江苏、浙江等省份。
当前,保障春节家政市场刚性需求,就是全力保“老”(居家养老)不断档。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说,实际工作中,保“老”分为两个部分:绝大部分是居家养老的“老客户”需求,目前已形成协议留人的春节市场保障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家政企业与雇主和家政员普遍签订了“三方协议”,协议中明确家政员春节在岗要求和相应经济待遇。因此,大多数签约保“老”需求得到保障,部分需要回家过年的家政员,企业都事先安排了人员顶岗,并且取得了雇主同意;对于春节期间新增的居家养老客户,作为刚性需求成为当前多措并举力争确保的重点。目前已经提前对家政服务人员走留进行摸底,对刚需客户安排人员顶岗。
如恋家家政协调了60名家政员错峰返乡,还协调上海11家分店,每家抽调3位全职综合型家政员,组建33名的应急保障队伍,就近分配,循环服务,重点保障春节刚需;佳禾家政针对103单签约客户需替工的情况,一一安排好替工阿姨,并给予特殊补助;大拇指家政针对原有家政员返乡、又有刚性需求的家庭,推出“7天育儿嫂”等服务。
据介绍,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把自愿参加2019年春节家政市场保供的市政府实事项目家政持证上门服务的108家企业,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向社会公示服务热线、经营地址、服务区域等基本信息,保刚需、保安全。
引进生力军,用待遇和温情留人
随着商务领域家政就业扶贫工作推进,贵州“黔女”、云南“云嫂”、安徽“淮海大嫂”等家政新生力量陆续加入,为上海家政市场注入新鲜血液。
舒继兰、敖素英等一批“黔女”主要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大多表示春节不回家,坚守岗位。她们的月薪待遇,吸引了家乡的亲朋好友来上海从事家政服务。
针对区域性供需匹配不够畅通问题,上海还借助企业网络平台,发挥“悦管家”“管家帮”等互联网企业平台信息化优势,畅通供需信息,开展跨区域调配。此外,还有一些机构在外省市已经储备好家政人员可随时来沪支援。
为了将家政员留沪,上海家政企业开始“花式留人”。办年会、联欢会,吃团圆饭、年夜饭,送电话卡,发奖金红包,欢迎家政员家人来沪……暖心活动层出不穷,这些已成为上海春节家政领域保供的常态化留人举措。
记者了解到,今年,有家政公司还为外地家政员开通了“暖心”公益专线巴士,将服务保障人员留到节前最后一天;有公司为过年后返乡的家政员报销路费;还有家政公司春节期间为家政员提供免费住宿、免费就餐,并发放春节福利补贴等,想方设法稳定家政员队伍,保证春节期间上海不出现“保姆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