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养老资讯>养老院>正文

长春市菜单式养老温暖老年生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17 浏览次数:434
   
前不久,我市入围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单。数据显示,广大市民对养老服务这项指标的满意度高于全国平均值,这得益于我市养老服务的不断拓展和细化。在城市养老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我市结合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推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智能化养老等菜单式养老服务,供老年人及其家人自由选择,努力提升春城190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居家养老社会化运营
 
企业推274项服务供“点餐”
 
16日一早,65岁的周云霞来到位于南关区曙光街道师大东电社区的“佐邻佑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接受每天一次的血压和血糖测量。
 
“这里服务人员都很热情。原来没有疫情的时候我们白天还能在楼上活动室唱歌、打乒乓球,这些都是免费的。”周云霞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这里不仅设施齐全,一楼还设有老年餐厅,花12元钱能吃到3个菜,可以轻松解决午餐。疫情防控期间,这里还提供新鲜的蔬菜和各类生活用品供他们挑选,她和身边的老伙伴都觉得非常贴心。
 
吉林佐佑颐养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韩丽娜介绍,该中心成立于2016年,4年来累计为附近8000余人次建立完善健康档案。他们不仅可以提供简单的体检服务,还为辖区失能、半失能、空巢、独居和8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疫情严重的时候,我们还免费帮助买菜有困难的老人送菜,受到老人们的欢迎。我们提供助康、助医、助洁、助情、助急、助托等10类274项服务,我们对待老年人力求做到有求必应。”
 
近年来,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机构不断增多,服务范围也越来越大。居家养老已经成为我市养老最主要的方式,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达434个,社会化运营率91.7%。
 
机构养老温情化照护
 
医养结合兼顾身心需求
 
夏日的一天,临近中午,位于南部新城华昌街附近的长春仁大医养中心内,有的老年人在文体活动中心做健身操,有的在练书法,还有的在制作绢花。另一边,工作人员已准备好营养膳食,等待老年人用餐。
 
85岁的宋洪德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儿在这里住了9个多月,感到既安心又自在,“吃得好、住得好,生活很充实。老伙计们在一起,闲谈、娱乐都可以,工作人员也尊重我们的想法。这里更像一个大家庭,我哪也不去,就住在这了!”
 
医养融合是这里的最大特色。该中心通过“互联网+”管护系统,对老年人进行全天候管护。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按照二甲医院标准配备,住在这里的老年人不出大楼即可享受医疗、康复及护理服务。
 
“每天医生查房、护士维护,每周还有专家巡诊,做到‘小病不离床、大病不离院’,老人突发疾病可以及时转入楼下的医院接受专业救治。”该中心董事长唐晨表示。
 
面对城市养老问题,我市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民办养老机构建设,通过简化养老机构审批程序、优化养老服务投资环境等举措,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打造一批以亲亲园、怡康园等为代表的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养老机构,为全市养老服务业树立标杆。
 
智能养老信息化监管
 
对服务不满意不用交费
 
7月28日上午,在长春养老监管服务平台,老人分布、机构分布、养老机构个数等数据一目了然,“今日订单”中助洁服务数据陆续更新,截至当日9时30分,平台上已有12名老人提出上门清扫卫生的服务需求。
 
“系统会自动匹配生成订单、派人服务,客户最后会根据服务情况进行评价,如果不满意是不需要交纳相关费用的。”平台开发公司负责人、长春明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云涛告诉记者。
 
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90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2%。如何让这部分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些问题市委、市政府和民政部门也在思考。市民政局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打造医养结合养老体系,主导开发的养老监管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不仅实现了全市养老信息全方位采集、需求信息自动匹配、各类补贴精准发放,还可以对养老机构进行监管,保证养老服务整体质量,同时也为养老政策的制订和管理方向的把握提供数据支撑。
 
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形式得到老年人的普遍认可,但他们也格外关注收费及补贴情况。对此,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我市不仅对养老服务给予补贴,还在全国率先实现养老补贴从“补砖头”“补床头”向“补人头”转变,将原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合并为综合运营补贴,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260元,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给予同等补贴,促进养老机构长期稳定运营,持续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此外,我市还开展了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评选出2A级以上养老机构54家,以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养老服务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