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吳橋縣溝店鋪老年養護院,73歲的特困老人付耀中正在院內納涼。提起5月份搬進的“新家”,老人笑得合不攏嘴:“俺沒有兒女,在付庄村老家住了多半輩子,晚年真沒想到還能來到這麼好的養護院!你看,兩個人一間空調屋,有電視、能洗澡,頓頓飯不重樣,生了病醫生上門來看……”
2018年,滄州市貧困縣全部摘帽,在全省率先實現整體脫貧。為鞏固脫貧成效,圍繞解決“后三年”和“三年后”長期脫貧問題,滄州市瞄准農村貧困老年人這一脫貧攻堅行動中的“難中之難,堅中之堅”,進行了全面摸底調研。
“目前,政府集中供養對象主要以特困老年人為主,但現實中低保、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特別是貧困人口中無兒無女老年人、重度殘疾人等貧困老年人,迫切需要照料、康復等養老服務,卻因經濟困難無法入住社會辦養老機構,也因不符合特困人員條件住不進公辦養老機構。”滄州市民政局局長李秀河說,從我們對8個已脫貧的貧困縣摸底調研情況看,滄州市所轄貧困縣共有貧困老年人10548人,佔貧困縣貧困人口的近50%,其中,無兒無女老年人1761人,重度殘疾人員2957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5830人。這部分群體以高齡、失能、獨居老人居多。解決好貧困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鞏固全市脫貧攻堅成效的關鍵所在。
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滄州市提出了“加強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模化集中供養貧困老年人,徹底解決兜底保障人群養老問題,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思路,保障農村貧困人口養老問題。2018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8個貧困縣新建18所養老服務機構,集中供養農村貧困老年人,項目建設總投資3.9億元,佔地227畝,建設面積11.7萬平方米,設計床位2408張。截至目前,已有三所養老機構投入運行,另有10所達到入住條件。
為有效推動貧困縣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滄州市按照統一機構名稱、統一建設標准、統一功能設置、統一時間進度、統一管理模式等“五統一”的工作要求,科學布局,高標准建設。在規劃布局上,按照貧困老年人分布和現有公辦養老機構剩余床位情況,綜合考慮土地、環境、交通等因素,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在無公辦養老機構的鄉鎮,選擇周圍環境安逸、交通條件便利的位置建設區域性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機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與所在地衛生院一並選址建設,共享利用資源。
本著“適宜老年人居住、便於運營管理”的原則,滄州市確定“每個養老服務機構設計床位不低於100張,建筑面積不低於500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不小於6平方米”的建設規模,做到規模適度、養老全覆蓋。按照《老年人居住建筑設計規范》《老年養護院建設標准》《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標准》等國家標准,配置了生活服務、醫療康復、文化娛樂、配套設施等用房和室外活動場地,不僅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文娛活動,還提供包括治療、康復、護理、臨終關懷等醫療服務。通過整合醫療與養老方面的資源,18所養老機構實現“醫”與“養”的融合,可提供全類型醫養服務,滿足養老機構內老人的“養老”與“醫療”需求。
為加強養老服務機構運營管理,滄州市採取公建公辦運營模式,按照《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標准,重點從強化制度建設、人員培訓、規范服務等工作入手,將新建的18所養老機構打造成為全市養老服務標杆,探索建立健全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管理和提升長效機制,全面推動養老機構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