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养老金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2020年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在《求是》发表文章,再次强调要“加快养老保险第二和第三支柱建设,推动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占比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养老保险“三支柱”仍需强化
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老龄化的过程中,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挑战,中国政府一直积极探索构建更加合理的养老保险体系:1997年统一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建立第一支柱;2004和2015年分别出台了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制度,树立第二支柱;2018年颁布出台了个人养老金政策,构建第三支柱。经过二十多年的养老制度“三步走”,初步建立了与国际发展趋势相接轨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然而我国养老保险三个支柱之间的发展十分不平衡,“跛足”现象突出。在西方发达国家,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比例大约为40%、30%和30%,第二、第三支柱构成了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以外的重要补充。在美国,养老保险第一、第二、第三支柱的占比分别为10%、62%和28%,第二、第三支柱成为养老金的主要来源。但在我国的养老保险金账户资金构成中,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占比超过七成,作为第二、第三支柱的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占比仅分别为近两成和一成左右,养老保险的第二、第三支柱特别是个人养老保险发展严重滞后。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养老保险体系,必须是由公共养老体系和私人养老体系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多支柱体系,这也是世界银行倡导各国改进养老保险制度的一贯方向。为此,我国必须加快养老保险体系结构优化,加强第二、三支柱建设,提升第二、三支柱比重,夯实三支柱基础,形成“三足鼎立”的稳固结构。
加快养老金入市势在必行
首先,养老金支出压力持续加大。我国自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步加快,老龄人口基数和比重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2.5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7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1.9%。人口抚养比已由二十多年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的5:1,下降到现在的2.5:1;人均预期寿命由2000年的71.4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人均预期寿命的大幅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使得养老金的支出面临着越来越巨大的压力。根据《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8-2022》的测算,2018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支付月数为15.9个月,2020年预计下降到14.7个月,而2022年则将进一步下降至13.3个月。尽管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但基金可支付月数在基准线与警戒线之间(3-9个月)和在警戒线之下(不足3个月)的省份已分别达到6个。
其次,养老金入市条件已基本成熟。由于养老金是广大退休人员的“养命钱”,因此我国在以往的投资运营中曾长期采取保守策略,主要用于购买国债和存银行,过低的收益率甚至赶不上CPI的上涨,使之实际上处于一种贬值状态。过于有限的投资范围导致养老基金不断缩水,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进一步加剧了养老资金的长期短缺。而养老金作为一种基本社保,直接关系着民生福祉与社会稳定。因此,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扩大养老金的投资品种,提高养老金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成为必然的选择。在实践层面,社保基金自2000年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超过8%,有效实现了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在此基础上,2016年我国启动基本养老金入市并初见成效,职业年金整装待发,第三支柱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也已开展试点。截至2019年,我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已达5.1万亿元,扩大养老金入市投资规模,加快养老金入市投资步伐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第三,加快养老金入市有利于实现多赢。从国际经验看,适时推进养老金入市,合理扩大养老金入市规模,不仅可以通过长线投资获得相对更好的投资回报以充实养老资金,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利用现代金融更好地为社会养老服务;也可为资本市场引来更多的长线投资资金,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的作用;还可通过将养老基金直接投资于企业或项目,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推动养老金保值增值、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