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看待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后,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
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如果这个老头老太太,他年轻时对子女就很好,一直平等对待,好好教育子女了,他年老时不必小心翼翼,因为还是跟曾经一样,不会有心理落差。只有原来人五人六在子女面前摆谱,明明无理取闹还号称自己家长威严的人,才会因为失去权力而“变得”“小心翼翼”。
有人说,父母给孩子一个风雨飘摇的童年,孩子就会给父母一个动荡不安的晚年。凡事有因即有果,谁也逃不过因果报应。
那么现实中的父母,临到老了,到底他们的孩子是愿意接到身边养老送终,还是送到养老院,只尽为人子女的基本任务呢?为此,清水采访了2位当事人,听听他们怎么说。
当事人:马超 39岁 父亲老了只愿意送到养老院,出钱不出力
马超是我们一个小区里的,他开了好几家生鲜超市,光市里就有2套全款房,保守身家至少也是千万起步。
然而说到父母的养老问题,马超很不客气的说,他是绝对不会把父亲接回城里养老的,而且他已经联系过乡镇的养老院,价格在3000元上下,只等老父亲不能动,立马就送过去。
其实马超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因为马超恨父亲,从小恨到大的那种。
说起来马超的父亲当年也是体面人,他是村里的村/干/部,在外威风凛凛受人尊重,而马超的母亲是小学教师,一家人在农村过得富裕又体面。
可外人不知道的是,在外温和明事理的父亲,在家却是个暴君。他会因为一点小事打骂马超的母亲(经常用烟头烫),也会因为马超护着母亲,而连马超一起打。最可气的是,马超的父亲毫不避讳的家外有家,一点都不顾及妻子和孩子的感受。
后来马超的母亲,因为不堪忍受父亲的打骂,寻了短见,而马超也在16岁那年辍学了。
对于马超来说,他对父亲只有义务没有感情。这些年里父亲老了,多次托家里的叔伯婶娘来求和,然而有些伤害一旦发生,就再也挽回不了了。
所以这么多年,即使马超从来不缺钱,他也只是每月给父亲1000块钱算作赡养费。至于养老,马超只会把父亲送到养老院,绝对不考虑接到身边。
当事人:陈生 31岁 他养我小,我养他老, 肯定接到身边养老送终
陈生是我们一个村上的,其实他的父亲不是他的亲生父亲,而是养父,他是被抱养的。
听我爸妈说,陈生小的时候,因为腿有问题,他的亲生父母养不起,就把他送到我们村的陈爷爷家里了。
要说陈爷爷也是个苦命人,年轻时为了照顾2个弟弟,没日没夜地做事。结果帮2个弟弟娶妻生子,自己却因为年龄大,而耽误了婚事。
这些年,陈爷爷虽然家里不富裕,但对陈生也是视若己出的疼爱,还花了很多钱给陈生把腿治好了。
虽然陈生的日子也过得不怎么好,但对于给父亲养老送终,陈生是相当尽心尽力的。一个星期给父亲打2次电话,逢年过节给父亲寄一点钱或者买点好吃好喝的,对于农村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现在的陈生,还没有能力在城里买得起房子,但他有信心再努力几年,在城里买个小房子,把老父亲也接过去,一家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清水结语:每个人步入晚年,都希望生有所养,老有所依,失有所济,伤有所保。然而愿景很美好,但不是每个老人都能子孙绕膝,安享天伦之乐。
老人要想晚年一家团圆,父慈子孝,那么年轻时,就要对妻子儿女好一点。你对妻子儿女好一点,你的晚年不会亏。
你要是对妻子儿女不好,那么你的晚年很大程度也不会过得太平,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以德报怨的,你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