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写软件到建设养老院再到管理一家养老服务公司,“80”后女孩郭玉婷如今是山东建邦控股集团医养事业部的总经理。从毕业后机缘巧合接触了第一份养老工作,到现在已经十几年,郭玉婷经历了智能化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养老金融等养老工作的不同领域,她自己表示会一直做下去,同时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去关注、从事养老行业,一起提升这个行业的服务水平,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生活中寻找养老“答案”
2009年,刚毕业的郭玉婷误打误撞与养老结了缘,随着在养老行业各个领域的深耕,她发现养老是一个能把工作和生活衔接的很好的一份工作。“养老工作就是不断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调整。”
“我们‘80’后其实是非常典型的一代,基本上面都有四五个老人,而我们的子女都是独生子女。”郭玉婷说,有数据显示,到了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将超过1/3。也就是说,每3个人当中,至少有1个老年人。“而我那时候已经老了,我们这代人的养老问题能不能解决,这都是值得去深究和解决的事情。”
“我今天点个外卖,可能去思考老人怎样吃饭能更方便的问题,我今天家里装修,我就会考虑老人适宜的居住环境等问题。”在生活中,郭玉婷无时不刻不在想如何让老人过上更加有品质的养老生活。
“如何处理老人紧急就医的问题,是机构运营中最常见的问题。”为了能让120急救车更快一分钟到达,郭玉婷带着悠然亭颐养中心的同事们演练了无数次,统一与120调度员之间的话术、车在晚上来时,值班护理员拿着荧光棒在外面迎接,以免车走错路。而这些通过不断总结得出的经验,让每一位出现紧急情况的老人都能被及时救治。
不仅如此,郭玉婷做的第一份智能化养老工作也为她提供了新思路。“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些智能化平台和设备,比如在老人家里安装一个一键呼叫系统,当老人发生紧急情况,一键呼叫,家里的摄像装备会启动,我们收到信号会及时赶到。”此外,在郭玉婷的带领下,疫情期间建邦医养开发上线了“悠然版图”,汇集全省各养老机构的信息,包括距离、价格、服务等。“我们希望全省的养老机构都能得到一个丰富的展示,老年人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养老机构。”
做养老“刚刚好”才是最好
一路走来,郭玉婷一直在寻找,哪种才是最适合的养老方式。“那时候我们想过很多策略,也做过很多尝试。”郭玉婷说,后来他们发现,做养老“刚刚好”才是最好,既要考虑长者能支付得起,又要考虑到自己的服务团队能供给得上。“如果说养老服务能力、老人付费能力达不到,老人不适应这里的环境,这样即使住得再高大上,也只是个空壳。”
来自全国老龄办的数据显示,我国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而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统计表明,我国养老护理员仅有30万,远不能满足需求。面对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巨大缺口,郭玉婷也尤其珍惜每一位养老人。
“年轻人做养老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他们在精力、体力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更能适应一份养老服务工作。”郭玉婷说,人才稀缺在养老行业是一个痛点,养老行业要靠深度运营去支撑,如果人才大量稀缺的话,那么养老行业就很难去做精做细。
为了去培育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型养老专业及研究型高级人才,为医养健康产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力、智力资源支持,郭玉婷带领建邦医养积极促进校企合作。2019年12月,济南大学和建邦医养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未来,郭玉婷希望继续通过智能化去辅助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智能化设备肯定代替不了人工,但它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服务精度。”此外,郭玉婷更希望养老行业、养老群体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理解,“只有全社会一起努力,才能共同为老人创造出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
“养老行业不是360行中的一行,而是一个针对特定人群的360行。”郭玉婷说,年轻人所需要的衣食住行老年人都需要,尤其是当一个社会1/3是老年人的时候,可能大部分人居住的房子都是配有适老化设施的健康住宅,可能我们在老年教育问题上会花费更大的心思等等。“一个行业成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行业里的专业人才体系的建设能力,更多优秀的人、优秀的资源融入到这个行业里,会促进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