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养老资讯>行业观察>正文

“政府+社会”积极应对老龄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14 浏览次数:135
 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社会,这是现实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中共十九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2019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积极应对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养老同安全、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领域一样,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政府要起到主导和托底保障的作用。现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职责被分散在民政、社保、金融、卫生、财政等部门,这与日益重大的老龄化问题并不相称。现在应该设立一个集中统一、职责清晰的老龄事务部,将上述部门的职责整合,以加强政府主导的统筹功能。这也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应有的制度调整。

老龄问题,不只包括卫生保健,还有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修建公办的养老院,建造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或半失能、失智、高龄、失独、低保等特殊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以及承担其他市场失灵的养老服务领域,使所有老年人都能够获得最基本的养老服务等,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行政部门来主管才能与老龄社会的现实相称。这关系到今后几十年囯家的发展规划、路线、战略,涉及人口政策、基本建设、各种产业的发展布局,以及针对老年人的各种政策,管理各种老龄事务等,以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规定更好地落到实处。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养老服务领域同样普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

中国传统社会的老人赡养只能通过家庭自身来解决。但在经济发展、家庭结构改变、子女在外地就业、人口生育率下降与寿命不断延长等因素的影响下,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化。老人可以通过市场购买养老服务,但私营养老机构不是所有人都负担得起,公办养老院数量又远远不够。中国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缺口大,有一床难求的情况,老人需要排队数年才可能住进去。

随着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社会日益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已无法仅仅依靠政府来满足,应整合各类资源,激发、培育、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承担养老服务的社会责任,弥补政府养老的不足,培育社会力量,提高社会自身的能力,缓解目前养老问题对社会造成的压力。这就需要调动公益性社会组织在养老服务中的积极性,保护养老服务志愿者的权利,提升其服务水平和质量,推广志愿服务理念,形成志愿者文化。

目前,不少民间有识之士已经进入养老服务业,有些社会力量养老服务机构积累了不少经验。相关部门应该开展对这些公益养老服务机构的调研,总结并推广它们的经验。

另外,要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的“放管服”改革。政府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来看待社会力量,向有质量保障的民间养老组织购买养老服务;完善养老机构的准入制度和扶持政策,放宽准入条件,降低准入门槛,引导有意愿、有资质的民间力量到民政部门登记、备案,以便政府加强对社会力量养老服务的监管、引导、协助、服务;形成个人、家庭、政府和社会养老服务之间的良性互动。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