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养老资讯>行业观察>正文

《中国发展报告2020》:2050年老龄化将达峰值,“银发经济”将成带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14 浏览次数:113
 “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将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老龄化将达到最高峰,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接近30%。大规模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和治理都将产生挑战。

近日,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下称“报告”),报告称,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2050年,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9%。

“中国人口老龄化来得快、规模大,而且发生在中国经济尚不发达、发展还不平衡的阶段,使得我们面临着‘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双重挑战。但是,人口老龄化本身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也能带来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关键在于如何积极、科学、有效应对。”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李伟在报告序言中表示,超大规模、快速的人口老龄化,不仅使养老体系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而且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能不重视的问题。

为此,必须加快和加大统筹谋划的进度和力度,在科技创新、生育政策、人力资本投资、健康支持体系、养老服务体系、社会治理、税收制度以及社会伦理规范等诸多领域,进行广泛、深入和协同的改革。

2050年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就养老服务业发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老年人口的健康支持体系、老年照顾服务等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范,并组织修订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我国在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比如,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城乡居民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59亿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国养老床位数达到627.7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3张。

显然,我国的养老保障和服务成绩显著,但是,涉老法规政策缺乏顶层设计,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增强;老龄健康支持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城乡、区域和不同人群间不均衡问题突出;老龄相关服务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效益不高,社会参与不充分;养老保障制度依然处于碎片化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却并未因此而有所减缓。

报告称,从人口发展的整体趋势看,中国的总人口即将到达峰值并进入长期负增长阶段,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

记者从报告中了解到,该结论是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为预测基期,对2020-2050年人口状况进行的测算。结果显示,2020-2035年,中国的总人口即将达到峰值并进入长期负增长阶段,达到峰值的时间在2030年左右,峰值人口为14.2亿-14.4亿;此后总人口将开始进入负增长时期。2050年人口规模将下降至13.6亿到13.8亿人。未来,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占总人口比例将持续上升。

其中,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8亿,约占总人口的13%;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数的约15%;2035年和2050年时,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3.1亿和接近3.8亿,占总人口比例则分别达到22.3%和27.9%。如果以60岁及以上作为划定老年人口的标准,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将会更多,到2050年时将有接近5亿老年人。

2050年之后,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渐趋于平稳。

老龄化不可避免,不过,报告同样表示,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看,人口老龄化都是自然的过程和趋势,不应该将老龄化视为洪水猛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政治和社会既有挑战和压力,也带来转型发展的机遇和动力,还有一些影响属于未知领域,有待进一步地研究。应需要积极、理性、客观、全面地看待老龄化,通过政策选择来扬长避短,避免对老年群体的歧视以及陷入一种“恐老”的情绪中。

养老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年代

人口老龄化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带来一系列挑战,但人口老龄化不仅仅带来负面影响,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参考国际应对老龄化的先进经验,采取适当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人口老龄化也可能会给中国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随着老年人口基数不断增长,老年人经济需求和潜在购买能力将带动可观的市场消费。老龄产业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体系,产业辐射面广,产业链长,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的所有类别。中国是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口、高龄老人、孤独老人、病残老人和空巢家庭数量的不断扩大,对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老年人相关的产品也存在巨大的需求,这意味着中国拥有一个巨大消费市场的潜力。

不过,尽管市场巨大,但消费潜能并未完全释放,“银发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尚未完全开启。

究其原因,中国老年人整体上收入水平较低,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收入来源是养老金收入和其他家庭成员供养,收入来源单一。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从报告中了解,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其中,2019年中国城镇人口老龄化水平为10.5%,而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比城镇高出5.3个百分点,一度呈现出“城乡倒置”的状况,而农村地区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均相对较低。

老龄化与城镇化相叠加,意味着在老龄化的过程中,相关政策考虑维度的增加,需要同时考虑人口的老龄化与人口的城镇化。

根据近日发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

同时,报告预测,2020-2035年期间,中国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变化速度依然高于城镇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的现象依然会持续,城乡之间老龄化差距也会进一步拉大。不过,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中国的人口城镇化将持续以较高的速度发展,农村人口将持续减少,2025年农村人口约有4.74亿,到2035年将下降至约3.45亿人。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中农村老年人占比下降到远低于城市老年人口占比,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根据《2017年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的预测,未来老年产品及服务市场将快速增长,2021年总体市场规模达到5691亿元。老龄产业尚处于初步发展时期,正在逐渐形成以养老金融、社交娱乐和养生理疗等几大板块为主的老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国家对养老产业支持力度加大,利好政策不断出台。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未来10-15年是养老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年代。

就此,报告称,“银发经济”未来将成为老龄化社会中,带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