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中国唯一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三大语系佛教俱全的区域,与南亚、东南亚周边国家山水相连、民族同源、文化同根。佛教是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国的主要宗教,在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云南与周边国家佛教交流源远流长,佛教文化在历史上就是重要的文化交流载体,至今,佛教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中,历时十载的“崇圣论坛”和举办两届的“南传佛教高峰论坛”是云南与周边国家教界与学界、政界的对话平台。以宗教学术论坛推动各国间的宗教文化交流,是区域性佛教国际论坛在宗教文化交流中的实践和探索。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运用宗教关系改善相互认知,可以为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夯实民意基础,营造友好氛围。
两大论坛,推动文明对话的平台
“崇圣论坛”和“南传佛教高峰论坛”在云南与南亚、东南亚的宗教文化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它由政府积极引导,佛教界、学界合力并举,已成为佛教文化交流的品牌,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了我国佛教界同周边国家佛教界的友好交流,展示了中国佛教界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着宗教民间外交、文化外交的独特优势。
“崇圣论坛”,是由地方学术论坛锻造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命运共同体的黄金纽带,是我国佛教文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佛教文化交流合作和增进友谊的互动平台。
“崇圣论坛”自2007年至今,在大理崇圣寺已经先后成功举办6次,成为中国和南亚、东南亚佛教界人士交流合作和增进友谊的互动平台。
2007年4月,“首届大理佛教文化研讨会”于崇圣寺召开,崇圣寺开始搭建对外文化交往的平台。
2012年11月,第二届论坛正式更名为“崇圣论坛”。论坛提出每年举办一届,将“崇圣论坛”打造成学术水平高、影响力大的大型佛教文化论坛。
2013年11月的“崇圣论坛”第一次由云南省佛教协会主办、大理崇圣寺承办。第一次列席论坛的国外代表、斯里兰卡万萨尊者在开幕仪式上宣读了斯里兰卡总统的贺电。
2014年11月的“2014崇圣(国际)论坛”邀请到泰国、印度、尼泊尔、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南亚、东南亚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僧王、长老、高僧等70余人。论坛闭幕时,发布了《2014崇圣(国际)论坛宣言》。
2015年10月的“崇圣论坛”,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位僧王、佛教领袖和国内外专家学者共提交了60多篇学术论文。
2016月9月的“崇圣论坛”邀请了23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高僧大德、宗教官员、驻华使节和专家学者共襄盛会。
“南传佛教高峰论坛”,搭建了南传佛教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是中国南传佛教史上最高规格的国际盛会。
南传佛教在中国境内为云南独有,为傣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阿昌族等民族所信仰。全省共有信众100余万人,寺院1700多座,教职人员1000余人。南传佛教在云南1000多年的传播、发展历史中,对信教群众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族、宗教文化,成为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交往、交流的重要文化载体,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之间天然的佛教文化桥梁和纽带,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是其中一个重要支点。
2016年2月,“首届南传佛教高峰论坛”暨帕松列和帕祜巴升座庆典在景洪市举行,这是中国南传佛教史上最高规格的国际学术盛会。参加论坛的来宾来自美国、英国、泰国、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老挝、孟加拉国、尼泊尔、印度、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台湾等13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4月,“第二届南传佛教高峰论坛暨召祜巴升座庆典法会”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举行,国内外100余位僧侣参加了论坛。
教界互访,推动不同文明的互鉴
云南佛教界依托“崇圣论坛”“南传佛教高峰论坛”这两个平台,以人文交流、民心相通、增进互信为先导,有序、有效地开展了与世界各国的民间交往互访。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论坛主题以和平、周边友好交往为中心,搭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南传上座部佛教之间,以及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北传大乘佛教之间的国际对话平台,铸造南亚、东南亚以佛教为载体的和平发展、友好交流的黄金纽带。
“崇圣论坛”是政府引导、佛教界和学界共同铸造的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佛教文化交流的平台,也是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共同努力搭建的平台。10年来,“崇圣论坛”先后以“和谐·共荣·进步”“唐代佛教密宗与大理白族佛教密宗”“慈悲与智慧的立交桥——云南佛教在中国国际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佛教与亚洲人民的共同命运”“时代特色人间佛教在亚洲的演进历程和现实意义”“探讨时代特色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等为主题,可以看出其一步步国际化。从第四届开始,“崇圣论坛”成为国际学术论坛,紧扣“一带一路”倡议,探讨“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成为搭建北传佛教与南传佛教国际对话的重要平台,加强了与湄公河澜沧江流域国家佛教界的联系,为打造南亚、东南亚国家佛教命运共同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南传佛教高峰论坛”先后以“慈悲济世、和平共荣”“和平同愿、慈悲共行”为主题,植根于中国南传佛教流传区域,为中国南传佛教夯实了健康发展的基础。论坛以学术对话交流为载体,弘扬佛教和平精神,促进中国和南亚、东南亚各国之间的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南传佛教自古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之间重要的文化桥梁,在维护地区稳定、睦邻友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重要的区位优势在当今“一带一路”建设中尤为凸显。
云南佛教界“走出去”“请进来”,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佛教国家的交流互鉴,为维护睦邻绥边、区域和平作出贡献。
云南与周边国家佛教文化交流历史悠久。2012年5月,受世界佛教僧伽协会的邀请,崇圣寺方丈崇化大和尚赴斯里兰卡参加佛祖2600周年诞辰庆祝活动;2013年5月,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祜巴龙庄勐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31人,赴泰国出席了庆祝泰僧王智护尊者百岁寿辰暨“联合国卫塞节”庆典10周年纪念大会。2016年6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诏等傣等参加中国佛教教育访问团,赴日本驹泽大学等日本高等佛学院校学习考察、交流观摩。
“崇圣论坛”从2014年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为国际论坛后,佛教交流互访不断加强。为把“崇圣论坛”办成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佛教文化交流合作和增进友谊的互动平台,更好地联系东南亚国家政府、宗教官员、佛教人士,近年来,崇化大和尚带领崇圣寺佛教代表团出访柬埔寨、老挝、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泰国,拜访总统、官员、高僧大德,沟通友谊,交流佛法。
受“崇圣论坛”影响,南亚、东南亚国家佛教界近年来也主动加强了与中国佛教界的联系。
2015年12月,缅甸国家僧伽委员会主席(僧王)库玛拉·毕万萨长老访问云南宝华寺、崇圣寺,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斯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在北京先后会见了库玛拉·毕万萨主席。
2016年8月,缅甸国家高僧委员会副主席一行访问云南省佛协、圆通寺。10月,云南省佛协接待孟加拉国佛教复兴会主席苏塔难陀长老一行。12月,泰国副僧王赵昆通猜一行莅临大理崇圣寺参观访问。
2017年7月,孟加拉国佛教复兴会高级副主席普拉克瑞塔·兰詹·巴鲁阿一行访问云南省佛协。
这些是云南佛教界与周边国家文化互访、佛缘交流的点滴记录。与周边国家佛教界在弘法事业上开展更为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让佛教信众平等受益,让民心相通,世代友好,云南佛教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佛教交流,融入公共外交的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与周边国家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对于推动世界各国共赢互利、互联互通、互信互助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全球目光聚焦中国,包括宗教在内的公共外交作用随之凸显。
宗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与精神纽带。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开辟了平等、互利与共赢之路,开辟了文化交流、民心相通之路,并为佛教交流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许多佛教国家与云南同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民众多信仰南传佛教,山水相连、法乳一脉。云南省作为中国唯一三大语系佛教俱全的省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佛教交流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地缘、族缘和教缘关系。云南与沿线国家佛教交流,可进一步促进“民相近、心相通”。“崇圣论坛”“南传佛教高峰论坛”是已经有影响力的宗教文化交流平台,如何在与周边国家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发挥佛教国际论坛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实现宗教与国家总体外交的良性互动。
云南佛教国际论坛由地方学术论坛走向有影响的国际高端论坛,为佛教界和学术界、三大语系佛教各部派、中国佛教与世界佛教提供了彼此了解、平等对话的渠道,成效显著,得到广泛认可。2016年“崇圣论坛”第一次邀请斯里兰卡、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等6个国家的宗教官员参加,并达成了长期合作的意向,体现了佛教界通过公共外交切实促进各国间相互理解与支持的努力。
完善佛教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建设,落实机构设置,搭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佛教交流、合作、对话的高层次长效平台。
云南佛教国际论坛已是连接南亚、东南亚三语系佛教重要的国际交流平台,也是佛教积极参与公共外交的平台。为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完善佛教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建设,落实机构设置,2015年,崇化大和尚在“崇圣论坛”上宣读《东南亚南亚佛教命运共同体缔结动议书》,倡议成立“东南亚南亚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缔结“东南亚南亚佛教命运共同体”,以促进亚洲与世界和平的各项事业,加深和南亚、东南亚佛教信徒的认同与凝聚力,把合作与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
呼吁制定完善云南宗教文化交流的总体规划,有助于促进地区与世界和平。
“崇圣论坛”“南传佛教高峰论坛”是宗教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典范,已经成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佛教交流的重要平台。所以,笔者呼吁相关部门制定云南宗教文化交流的总体规划,进一步重视地方佛教国际论坛作用,将之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我国佛教界与湄公河、澜沧江流域国家佛教界的联系,为新时代的宗教对话拓展更多的交流渠道,为打造南亚、东南亚国家佛教命运共同体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