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
0%
湖南黎姓
广东黎姓
广西黎姓
四川黎姓
贵州黎姓
陕西黎姓
湖北黎姓
浙江黎姓
河南黎姓
江西黎姓
江苏黎姓
海南黎姓
新疆黎姓
甘肃黎姓
投票
汉族姓氏,为典型的南方姓氏。普通话读音:li;粤语读音:lai。今以湖南、广东、四川、江西等省分布较多,是中国排名第九十二位大姓。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黎
分布地区
湖南、广东、江西等省
始祖
丰舒,商汤后裔。
历史名人
黎嶷、黎侨、黎元洪等
目录
1姓氏源流
2得姓始祖
3迁徙分布
4历史名人
5郡望堂号
6黎姓家谱文献
7黎姓字辈排行
8宗族特征
9通用对联
10黎姓将军简介
11桂平创谱序
折叠编辑本段姓氏源流
折叠出自九黎的后裔
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中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金天氏之时的诸侯。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其后裔有以字为氏,称黎氏。黎
折叠出自黎国后裔
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姓黎。又据《风俗通义》所载,这两个黎国均为古部落“九黎之后”。
折叠出自帝尧的后代
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
黎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又据《路史》所载,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黎国,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黎氏、犁氏。着一支出自帝尧后裔的黎姓人家,史称黎姓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山西黎氏。
折叠少数民族改姓为黎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黎氏,是为河南洛阳黎氏。
折叠编辑本段得姓始祖
丰舒。丰舒系商汤后裔。商时有诸侯国——黎国,商末,西伯姬昌攻灭黎国,武王克商后,大封天下,封成汤后裔于黎国,赐为侯爵,其后有黎侯丰舒。丰舒之后,子孙有以国为氏者,称黎氏,尊丰舒为得姓始祖。
折叠编辑本段迁徙分布
历史上黎姓的分布与迁徙
宋朝时期,黎姓大约有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2%,排在第一百二十六位。湖南为黎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黎姓总人口的40%。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江西,这三省黎姓占黎姓总人口的89%,其次分布于广东、福建和浙江等省。黎姓主要聚集于湘川赣地区。
明朝时期,黎姓大约有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2%,闯入了明朝的百家姓,排在第八十八位。宋、元、明600年间,黎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高得多。江西为黎姓第一大省,约占总黎姓人口的4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广东,这两省黎姓大约占黎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湖南、四川、湖北,这三省的黎姓又集中了21%。宋、元、明600余年,黎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迁移。
当代黎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黎姓的人口已近200万,排在第一百零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广西两省区,大约占黎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西、四川、湖南、安徽、海南、贵州、重庆、湖北,这八省市又集中了44%。广东居住了黎姓总人口的29%,为黎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粤桂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分布状。黎姓分布较广,但不均衡。黎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黎姓在粤桂两省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粤赣大部、湘桂琼、四川西北、重庆中部、贵州大部、云南东部、湖北南部、甘肃南端、青海东南、福建西端,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2%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5%以上,这部分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4.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6%的黎姓人群。在广东东端、江西东北、福建中部、浙江西端、安徽南部、湖北大部、云川渝大部、陕甘南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6%一0.32%,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5%,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1%的黎姓人群。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黎朝清:湖南新化县人 (现为坐石乡槽头冲村苦竹山)。黎把总名朝清,千六祖应琦房添智支文虎派嗣洪位下志隆公长子,朝清公由于武艺高强,箭法超群,有威望,因征寇有功,升授把总。相传有一官差路过苦竹山,从黎把总屋前塘边经过,没有下马拜黎把总码头,黎把总拿出弓箭,在屋前田地里,一射掉这官差的官帽,官差吓得要死,赶紧上前参拜道歉。黎把总于万历三十七年在茶溪杉木冲(今田坪镇茶溪)歇力以战,死于沙场,至今传闻有口号云:“那边死了十三个,这里丧亡一将军。”今茶溪庙中有像存焉,得享祭祀。
黎玉英: 新化人,与毛虎康甲相友善,明季之乱,十三镇兵掠及新化,三人各结寨自守。
毛虎者,轶其名,有勇力,土人以虎称之;
康甲,名亦轶,三人同里\,所居名黄沙村,去县治远,誓为兄弟,以捍溃兵。
牛万才之掠桃茶也,道经黄沙,虎夜遣人掠其马,万才怒,率兵攻虎,虎寨临油溪杨洪崖,崖悬数十仞,万才兵冒险上,虎下木石击之,死者百余人。
万才怒,设长围以困之。玉英遣人谓甲曰:虎寨险而粮少,结阵以待之,庶可以两救。
率其众扼鸡公岭;玉英阵于丛林中,斩竹为駁(石旁),设地雷于营门,数使人挑战,万才移营攻玉英,以其众数万阵于林外野地,玉英从林隙施鎗,万才兵死甚众。万才鎗辄为林木所蔽,玉英众无一伤者。万才率其众薄营,地雷发,死者千余人,万才乃营而不攻。虎夜遣人劫其营,玉英夹攻之,万才众数夜不得寐,粮道又为甲所扼,野无可掠,万才众饥甚,拔营宵遁。自是万才戒其众不复犯黄沙,今人名之结营处为大战场,又曰忠孝堂也。
黎 嶷:河间莫阝县(今河北省任丘)人,南北朝时北魏将军,因战功被赐爵容城县男,加鹰扬将军。
黎 侨:南北朝齐时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因战功被封为永乐侯。
黎 干:唐代戎州(今四川省宜宾)人,曾任谏议大夫,京兆尹。善星纬术。
黎 錞:广安(今属四川省)人,宋代庆历进士,苏轼所作《远景楼记》中评其为:“刚而仁明,正而不阿”。
黎 明:宋代长沙(今属湖南省)人,以孝友信义之高品受人赞赏。
黎 宿:宋代东莞县人,为人敦厚,重礼义。其割股为亲人疗病的事迹,受朝廷表彰,为世人传颂。
黎 贯:明代从化人,正德年间进士,著有《台中稿》、《西巡稿》、《传闽稿》等文集。
黎 淳:湖南省华容人,明朝天顺年间状元,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黎 恂:贵州遵义人,清代文学家。清心淡泊,用心治学,尤长于诗。
黎 简:清代广东省顺德县人,著名书画家,擅画山水,画法得元代四大家之妙。
黎景熙:北周河间郡莫阝县(今河北省任丘)人,善书法,知玄象,以雅好读书,著述不怠见称,官至车骑大将军。
黎靖德:宋代永嘉县(今属浙江省)人,曾任沙阳主簿。其博学能文,主持编修过《沙阳县志》,著有《朱子语类》。
黎子云:宋代儋州(今广东省儋县)人,家贫好学,常与弟载酒见苏轼,轼题其别墅名曰:“载酒堂”。
黎公真:元代时任甘泉令,有仁政,深受百姓拥戴,时民画其像于学舍,以表思念。
黎遂球: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人,明代诗人,亦擅绘山水。
黎民怀:从化(今属广东省)人,明代著名诗画家,擅长诗、书、画,时称“三绝”。
黎庶昌:贵州省遵义人,清末外交家、散文家。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又为出使日本大臣。著有《拙尊园丛稿》,编有《续古文辞类纂》。
黎元洪:湖北省黄陂人,历任湖北军政府鄂军大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北洋军阀政府总统等职。
黎锦晖:湖南省湘潭人,现代著名音乐家,首创了儿童歌舞和儿童歌舞表演曲这两种崭新艺术形式,曾创办“中华歌舞专修学校”。主要作品有儿童音乐《好朋友来了》、《老虎叫门》等。
黎锦熙:语言文字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字劭西(1890-1978)。长沙府湘潭人。1911年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任《长沙日报》总编辑、省第一师范教员等。1920年起,任北京女子师大、湖南大学等校教授,讲授国语文法,对语言文字科学深有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任北京师大中文系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等职。著有《新著国语文法》、《中华新韵》、《国语新文字论》等。
黎雄才: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广东省肇庆市。父亲黎廷俊擅长绘画,使黎雄才自幼受到艺术的熏陶。黎雄才是当代画坛的重要画家,也是岭南画派最有影响的传人之一。擅长巨幅山水,精于花鸟草虫,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他的山水画青绿山水特点鲜明,评论界将它命名为“黎家山水”。其中三十年代初作品《潇湘夜雨》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金奖,1954年创作的《武汉防汛图》卷被美术界赞为“抗洪史诗”,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举办的大型美术作品展览并在多种专业报刊上发表。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省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折叠编辑本段郡望堂号
折叠郡望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职掌相当于郡太守,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地。三国魏辖区改称京兆尹,改官名为太守。此支黎氏,开基始祖是唐京兆尹黎干。
九真郡:公元前三世纪末,南越赵佗置郡。公元前111年入汉,相当于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宋城郡:隋时此地为雎阳,是宋朝的治所,宋时改雎阳为宋城,为今河南省商丘县南。
折叠堂号
载酒堂。宋朝时,黎子云兄弟家贫好学。苏东坡曾去访问他们兄弟,子云和弟弟也经常载酒(带着酒)去拜访苏轼,向他请教。苏轼在他们兄弟的大门上题了一块匾叫“载酒堂”。
此外,黎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京兆堂”、“九真堂”、“宋城堂”、“载酒堂”、“新安堂”、“敦本堂”、“礼序堂”等。
折叠编辑本段黎姓家谱文献
江苏句客黎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句容县春城乡袁相大队黎甲村。注:首修於宋乾道年间。
江苏江都黎氏家乘二卷,(民国)黎常寿、黎志骥续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兰溪黎氏宗谱七卷,(民国)黎平祉纂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游埠区祝家村。
湖南宁乡鱼潭黎氏五修族谱民,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另有一部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湘潭黎氏四修家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黎锦鑫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湖南湘潭黎氏续修族谱,(民国)黎静山纂(序),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另有一部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黎氏绪周五修支谱六卷,(民国)黎锦熙等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2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湖南汉寿龙阳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广东中山图榄黎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五~六卷。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南海黎氏家谱,(清)黎斯元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南海黎氏族谱,(民国)黎秉志、黎兆球重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顺德黎桂泽堂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顺德东岸房黎氏家谱四卷,(清)黎镇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顺德黎民族谱,(民国)黎景义纂修,民国年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贵州遵义黎汝谦家乘,(清)黎汝谦著,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东北师范大学。
贵州笔祖宗之《黎氏春秋》第二卷,公元二千零八年农历六月修订。
川渝黔《黎氏春秋》卷数不清,公元二千零八年修订。
黎氏五修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清)黎佐禹等纂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黎氏五修宗谱十三卷,(民国)黎国桢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临澧县档案馆。
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铅印本,今仅存一卷。现被收藏在海南省档案馆。
黎阳都氏四修宗谱二十卷,(清)都其琛等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植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安徽石埭黎氏宗谱,(清)黎民怀等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都黎氏家乘两卷,(民国)黎常寿、黎志骥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阳黎氏宗谱八卷,(清)黎民怀、黎占元纂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榜城黎氏八修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年间礼序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潭黎氏四修家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黎锦鑫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云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开继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坪州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坪州黎氏族谱七卷,末一卷,(民国)黎耀藻等纂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七卷、卷末。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四卷、第六~十卷、第十二~十六卷、第十八~二十六卷、第二十八~三十卷、第三十二~三十五卷、第三十八卷、第四十~四十二卷、第四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二卷、第二十二~二十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黎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四~五卷、第七~九卷、第十二卷、第十四~十六卷、第十八~十九卷、第二十一~二十三卷、第二十五卷、第二十八卷、第三十~三十二卷、第三十四~四十卷、第四十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今仅存第五卷、第五十一卷、第五十三~五十九卷、第六十一~六十五卷、第六十七~六十八卷、第七十~七十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鱼潭黎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课读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八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鱼潭黎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课读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顺德大罗黎氏家谱两卷,(清)黎镇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昌后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阴黎氏族谱八卷,附谱录,(清)黎光藻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阴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第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阴黑鱼塘黎氏家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黎庶康纂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致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潭黎氏三修谱十二卷,(清)黎世绶等纂修,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阳黎氏宗谱八卷,附抄补一卷,(清)黎民怀等纂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859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宁乡为宁大田坊黎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二卷、第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一~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黎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经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九卷之2。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黎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手抄本一册,残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沅江黎氏六修家谱八卷,(民国)黎世谦等主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尚絅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折叠编辑本段黎姓字辈排行
四川仁寿黎氏字辈:“万千天仁义礼智信文才必仲朝廷良承世徳云礽继馨香鸿儒豋甲第经术与年芳耕读传家宝伦常启后生诒谋昭远泽琣养萃群英”。
四川仪陇黎氏字辈:“天合战朝臣祥光万家生”。
四川忠县黎氏字辈:“洪文世忠大道永克万帮维正长发其祥”。
四川蓬安黎氏字辈:“国天元明清安长治德春”。
四川遂宁黎氏字辈:“天庭彦相孝暮再发星文茂仁国正永世应成继馨香容源陆秩长鸿儒登甲第经术与年芳”。
广东东莞黎氏字辈:“世笃忠贞声和韵远家传孝友泽浚源长”。
广东阳春黎氏字辈:“达是兴新运清扬佩胜经”。
广东高州黎氏字辈:“启汝伯福载”。
广东信宜黎氏字辈:“国日富贵……”
湖南(宝庆)新化黎氏字辈:
一修公元1732年 黎去云主修,序8篇 ,二卷。二修公元1808年,黎月福主修,序6篇,三卷。三修 公元1866年,黎光风主修,序5篇,七卷。四修公元1919年,黎华栋主修,十七卷。五修公元1994年,黎吉茂,昌太主修,三十四卷
六公房支派:“千应添文嗣志朝兴正民大佐锡有光荣华迪吉昌”;
八公房支派:“千应添文嗣受望仲丹正祥光志大基荣华迪吉昌”;
九公房支派:“千应添文嗣受望仲心正祥光志大基荣华迪吉昌”;
十公房支派:“千应添文嗣正资秀胜显宗绍继有光荣华迪吉昌”;
益阳房支派:“千应添文嗣孟廷正楚尚国泰民安乐绪云仍久长”;
合族新续派:“忠孝传家宝崇先裕后良鸿儒登甲第经术世流芳”。
湖南沅江黎氏字辈:“添闻土源德肯梦道发抚行傅泰岳国文进仕生遇昌明世经纶治泽洪振家承祖绪上达步青中东汉贻谋永南湘枝叶荣箕裘宏祖业耕读振家声”。
湖南湘潭黎氏字辈:“良希祚大光培锦泽模烈均鉴湘东烻基锡永懋灿”。
广西桂平黎氏字辈:“道升昌和发士允先聚怀文辉彩仲应远定才阳兆全孔德昌兴泽进荣华区朝延”。
广西天等黎氏字辈:“太仕文成明光德大发展”。
广西贺州黎氏字辈:“三达庆益永远”。
江西崇义黎氏字辈:“土士高正兴陈明祖宗日纯良道学人家福字长发达千秋招贤德仁华富贵永四方”。
河南内乡黎氏字辈:“宗天德国兆尚世开今朝”。
贵州遵义黎氏字辈:“朝怀民焻忠如正天心应官清明治安”。
湖北武汉黎氏字辈:“家齐世祖泽成”。
重庆黎氏一支字辈:“关清明志安守成思俊德”。
黎氏一支字辈:“仁义礼信文才必仲朝廷永承世智德应作绍隆昌国泰天时顺家和地利兴宗源培正达祖本积光明”。
黎氏一支字辈:“声名传万世德业范源新”。
黎氏一支字辈:“光培锦泽穆列均干”。
黎氏一支字辈:“时忠朝应元正文明兴龙世太富贵远昌”。
黎氏一支字辈:“明元同生化大道贵怡忠”。
四川巴中黎氏字辈:“从经修谱,忠孝碧昌;天维显思,载锡之光。”
折叠编辑本段宗族特征
1.南方多黎姓,故黎姓为典型的南方姓氏。
2.黎姓名人多典故佳话广为流传。如宋代黎子云兄弟以竹载酒见苏轼,轼题其别墅名曰:“载酒堂”。
3.黎姓字行辈份排序严谨,字浓意悠。如清代黎宣生所纂《黎氏家谱》中有广东东莞黎姓一支字行为:“世笃忠贞,声和韵远,家传孝友,泽浚源长。”
折叠编辑本段通用对联
折叠黎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修沙阳志;
开孝义门。
——佚名撰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永嘉人黎靖德,嘉祐年间任沙阳县主簿,代理县令处理政务,清廉谨慎,善于处理繁杂的事务,又博学能写文章。曾主持修《沙阳县志》,另著有《朱子语类》。下联指宋代东莞人黎宿,为人敦厚而重礼义,乡邻都受他的影响而感化。曾割大腿肉为亲人治病,受到朝廷旌表。
堂称载酒;
亭号众香。
上联典指北宋儋州人黎子云,兄弟都贫困而好学。文学家苏轼被贬儋州时,曾拜访过他们兄弟。他们对苏轼也很敬重,常常载着酒去见苏轼,请教学问。苏轼题其别墅为“载酒堂”。下联典指清代画家、诗人黎简,字简民,号二樵,又号石鼎道士,广东顺德人,生员。他所住的地方叫百花村,有亭叫众香亭,有阁叫药烟阁。擅长画山水,工诗词而刻意炼句,著有《五百四峰草堂诗钞》、《药烟阁词钞》、《芙蓉亭乐府》等。
蓉城世泽;
京兆家声。
此联为黎氏宗祠“京兆堂”堂联。
彝伦攸叙;
明德惟馨。
——佚名撰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归义古城旧县村黎氏家祠联
在归义古城东面沿田道走百余米,便到旧县村,沿着村道行走右边便是一排清水砖墙大宅。青灰瓦面,马头墙高高耸立,屋脊四角翘起,梁檐精雕细镂,气势恢房,颇具典型的明清封闭试庄园风格。最引人注目的是“黎氏家祠”匾,朱红底色,镏金大字熠熠生辉,另有三块巨大的匾额也高悬于檐下,一为“进士”一为“武魁”一为“文魁”,祠堂大门两侧有这副对联。门旁有一对栓马石,石坊上刻有“举人黎启勋丁仲春月吉日立”字样。此外,村上还有“两广巡抚”黎桂生、黎凤梧的宅第、牌匾,抗日将领、原国民党四十六军军长黎行恕旧居也在其中。
折叠黎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经术传家钦北宋;
文章华国耀西川。
此联为黎氏祠堂联。
文章惟读周秦汉;
儒术兼通天地人。
此联为北洋军阀政府总统黎元洪自题联。
折叠黎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气压英雄,丕振状元令誉;
学通经史,堪称直讲才华。
上联典指明代状元黎淳,字太朴,华容人。天顺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致仕。下联典指北宋朝议大夫黎的事典。黎錞,字希声,文安人。庆历进士,英宗以蜀士为问,欧阳修对曰:“文行苏洵,经术黎錞。”尝知眉州,苏轼作《远景楼记》,称其“简而文,刚而仁明,正而不阿”久而民益信之。
仗节三奏,远景之登楼有赋;
簪缨奕世,黎阳之信史堪传。
上联(前句)典指唐代谏议大夫黎干,戎州人。善星纬术。玄宗时待诏翰林。(后句)典指黎希声有《登远景楼赋》。下联典指北周车骑大将军黎景熙的事典。黎景熙,字季明,曾官著作佐郎,勤于所职,著述不怠。
诚可配天,此处俨如靖乐园;
心能格圣,就中即是武当山。
——佚名撰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黎氏宗祠联
中堂镇的潢涌村是明清时期东莞四大名乡之一,数百年来名人辈出,其中时任清朝京官的黎攀镠曾上书道光皇帝,明确提出严禁鸦片,比林则徐奏陈禁烟六条方策还早两年。村中的黎氏大宗祠是东莞已知建造年代最早的祠堂,以此为代表的古建筑群极具地方特色。日前,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筑群被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潢涌人90%以上姓黎,黎氏家族从宋开始,迄今已历800余年、30多代。黎氏始祖黎宿即著名典故“割股疗亲”的主角。传说当年黎母病重,需人大腿上的肉来配药,黎宿即割股疗亲。此事后来传至朝廷,朝廷恩赐黎宿在村中建“德本坊”一座,以表彰其孝(此类举动清雍正以后被禁止)。现在村中还有巷子名字就叫德本坊。从宋至清,数百年间潢涌黎氏一门共出了5个进士、27个举人、80多个秀才,其中5个进士中有两个入翰林院。黎攀镠是第22代,清道光年间中进士,随后在京城、闽南等地任职,官至江南河库道。19世纪30年代中期,每年从国外输入中国大陆的鸦片多达两、三万箱,当时清廷中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为弛禁,一为严禁,弛禁派占上风。时任京官“礼科给事中”的黎攀镠旗帜鲜明地站在严禁派一方。黎氏大宗祠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是东莞目前已知建造年代最早的祠堂,历代均有重修。祠堂共有三进,在布局上呈龟形。祠前正中、左、右各有一个伸向河道的石阶,就像龟头和两个前爪。祠后正中有一个旗杆,两侧也各有一个石阶,就像龟尾和两个后爪。据记载,选择如此造型的目的是“以祈永年”。有趣的是,作为龟身的三进院落朝向并非一致,第一进朝正南,第二进偏东,第三进则偏西。据说如此建造大有寓意,即此“龟”是动着的,正“爬”向有水的地方。祠内至今还保留着两块明代重刻的大石碑,上面刻有宋、元、明6位东莞名贤为黎氏大宗祠撰写的碑文。石碑保存完整,碑文清晰可辨。
门对旗峰,百代孝慈高仰止;
祠环潢水,千年支派永流长。
——清·翰林学士黎溢海撰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黎氏宗祠联
上苑笑看花,喜称人物杰出;
高堂题载酒,欢迎长者车来。
上联典指宋代名人黎治事典。下联典指宋代学者黎子云的事典。黎子云,儋州人。昆弟贫而好学。苏轼尝造访子云兄弟,执礼甚恭,每与弟载酒过从。轼因题其别墅曰“载酒堂”。
祖宗有灵,孰是孰非祸福终有报应;
天地无私,为善为恶休咎总无负人。
——佚名撰江西省上犹县黎氏宗祠联
溯家学以紫阳白鹿为宗,若论显扬,何必数东汉科中千八百室弟子;
登此堂发春露秋霜之感,是谁瞻拜,独无惭南安迁后二十一传贤孙。
——田东溪撰黎姓宗祠通用联
折叠编辑本段黎姓将军简介
折叠黎光少将
黎光(1914-——),四川省南部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1军特务营排长,第91师276团副连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3军分区26大队营政治教导员、营长,第25大队大队长,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30团团长,第10军分区29团团长,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20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2纵队40旅11团团长,第6旅副旅长,华北军区第7纵队21旅旅长,第20兵团66军198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同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202师师长,率部参加了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副军长,连云港要塞司令员,上海吴淞口守备15师师长,南京军区工程兵副主任、主任,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
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折叠黎光大校
黎光(1917-2005),安徽省霍邱县人,1930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战士、团委书记、科长、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和红军长征,参加了七里坪、潘家河、郭家河、长岭岗、独树镇、劳山、榆林桥、直罗镇、东渡黄河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分校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了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斗争和大生产运动,参加了建立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和进军桐柏山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3纵队37旅副政治委员,第18兵团第61军182师副师长、师副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原突围、保卫两淮、转战山东、华北攻坚和进军西北、西南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1军182师政治委员兼地委书记,川北军区剑阁军分区政治委员,后转业到地方,任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武汉铁路局党委书记,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铁道部政治部主任,铁道部副部长,西南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等职。为新中国铁路交通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后无晋升,转业地方)。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5年5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折叠黎原少将
黎原(1917-——),原名关俊彦,河南省息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教导营参谋长、副营长、教导大队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军区警卫团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29师85团团长,第四野战军第47军140师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140师参谋长、副师长,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140师师长。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副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第47军军长,湖南省革委会主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基本建设工程兵副主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折叠黎化南少将
黎化南(1909-1978),湖北省长阳县人。1928年参加长阳县游击队。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任长阳县游击队中队长。所部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7师后,任特务大队任排长。1932年任红3军7师司令部副官、管理科科长,参加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4年7月任红3军军部通信连连长。后任湘鄂川黔省军区司令部第四科科长,独立第1团团长。1935年11月参加长征,后任红二军团司令部参谋。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副官主任、供给部部长。1941年4月任晋西北行政公署粮食局局长。1942年任晋绥行政公署财政处副处长、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行政公署财政处处长兼银行行长,贸易总公司经理。1949年1月任第一野战军后勤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防空军后勤部代部长。1957年任铁道兵后勤部部长。1961年任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兼管理局局长。1965年后任总参谋部管理局局长、顾问。1978年3月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8年11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
折叠黎东汉少将
黎东汉(1914——?),湖南省浏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电台见习报务员,红2方面军司令部电台队队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电台队长、区队长,旅司令部通信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司令部通信处处长,中央前委通信科科长,西北军区通信处处长,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兼通信科科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通信部干部处副处长、业务处副处长,1950年被评为模范通信工作者并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1952年就读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1955年毕业,任通信学院副院长,军事电信工程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部副主任,总参通信部副主任、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折叠黎有章少将
黎有章(1915-1958),江西省吉安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军区独立1团排长,瑞金红军学校机枪连连长,特科学校机枪营营长,干部团特务连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陕北红军大学特科团副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队长、支队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1分校大队长,滨海军区第1军分区参谋长,第1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滨海军区滨北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13纵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第31军参谋长。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福州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副军长参谋长,兵团副参谋长,福建军区军区参谋长,福州军区参谋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会议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6月23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仅43岁。
折叠黎同新少将
黎同新(1910-1993),江西省新昌(今宜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方面军第3军7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兼青年大队大队长,连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卫生部政治处总支书记,干部团指挥科3队支部书记,红15军团政治部电台总队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补充第1团团长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6支队3总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4师11旅政治部主任兼32团政治委员,第4骑兵团团长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区警卫团团长,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第7师政治委员,第9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军第9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回国后,任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江苏省计划委员会主任,1970年任江苏省革命委员会70办公室主任,后任南京军区后勤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6月1日因病逝世,享年83岁。
折叠黎锡福少将
黎锡福(1909-1976),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1师1团排长,第12师34团连指导员,第34团副营长,红30军88师264团营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介休游击第5支队副支队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纵57团团长,太岳军区第3军分区副司令员。他在作战中身先士卒,英勇杀敌,身体9处负伤。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4纵13旅副旅长,南阳军分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13军39师师长。参加了上党、渡江、上海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云南宁洱边防区司令员,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副军长、昆明军区副参谋长,1960年至1975年任云南省军区司令员,1960年11月5日,为指挥跨越中缅边界作战,任昆明军区前方指挥所指挥,云南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1968年任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1975年任山东省军区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6年5月29日因病逝世,终年67岁。
折叠黎新民少将
黎新民(1910-1980),江西省萍乡上栗县桐木镇蕉源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7师21团文书,红3军兵站站长,红5军团后勤部没收委员会主任,第13师39团连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随营学校副中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晋西独立支队1团1营教导员,教导2旅供给部政治委员,滨海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山东军区2师5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1纵2师5团政治委员,松江军区哈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松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四野战军第54军160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临江、宜沙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南军区沅陵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海军基地政治委员,万山要塞区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0年5月19日因病逝世,终年70岁。
折叠编辑本段桂平创谱序
折叠广西桂平麻垌思培黎族谱创谱序
尝闻族有创谱则前之来历有凭族无谱,则后之追踪无据,余思及此每不禁为之戚然,深惧盖闻吾始祖以前及系江南人氏,或曰东粤珠玑巷中图村人。初为客至西粤浔郡家于平南罗明新光村至明嘉靖初年又分支到桂邑下都里思培村,始造家室则始祖来历业无定据矣,是如谱之无大不可也,吾因是访察罗得一旧谱,及谱内或纪其名而不纪其葬于何地,或纪其生于年月日时,而不纪其行事或纪其分之尊下又不纪其何年何代分支者。噫虽有是谱亦等于无谱,何以启后世之有据哉?然佘少时闻大伯父讳永泰公等奉祀,上有一祖讳玄祥公妣杨苏氏所生敬龙敬凤,敬龙居长为兄,妣蒋氏生攒芳妣李氏生初英龙是初英一支分祖也,敬凤为弟,妣氏是本支之分祖生,长文公妣陆氏此皆佘大伯父等之所传佘。亦因传而录之,大伯父等又谓文公少常食素及壮,气血方刚,适在康熙初年为征大藤峡兵戈来息军事日繁,公踊跃从戎,发奋力敌,为王事,终尸骸亡。只遣二岁幼男即佛英公也,时公妣陆氏襁其子佛英公就养于南乔舅氏处,其田业悉与族人分耕。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幸为南乔黄公常识不以寒微见弃,将女妻焉。未几,黄氏诞生四子,长永泰,次永祥,三永广,四永肇,后陆氏携其若子若孙由南乔迁回思培,重造家室。请诸族内退回本份之田业,并将其夫手所寄祖先之骸坛卜葬今村左黄石山东三墓,石头龙山一墓是也。至陆氏寿终,佛英公卜葬时,追忆其父无骸,于是镌木成形,咬指血点像招父魂与母合葬于长岗山之阳,此亦大伯父讳永泰公所传。佘因得而述之,若夫其中之本而又本,远而又远,以暨支分派别者悉无考焉。今而后无谱哉,无如大伯父等弃世有年,余只能将其所传之言以其纲而寻其目,即厥略而绛详,于是编辑此谱以展我大伯父等所未展之志焉。谱中述祖宗之源使宗有据也,谱中列子孙之派,使世次无混也,谱中书一本之传使宗祧有继也,谱中叙分派对之别,使奕J相亲也,谱中叙其人之行事使德行莫掩也,谱中记生终之年月日时,使后人可考也,谱中详茔墓之地,使世远勿湮也,由是谱中之节目既详今而后来历其有凭矣。追宗其他确据矣。大伯父等所未展之志而今展焉矣,大伯父等九泉有知不亦庶几稍慰矣乎,且搦笔而书之曰:美哉,美哉。子此绵绵翼翼哉是为序!
六世孙邦选序于乾隆五十五年
楚南黎氏开基始祖-黎九萬公手澤派衍源流序
嘗考古書有曰,木無本則倾,水無源則竭,人無本則無以开创建之基而衍椒聊之慶,故混沌之初,三才既定,自三皇而五帝而三王法,至周朝礼制始傋,凡祖功宗德诸方策,自是而秦而汉而晋而唐,以至宋朝苏公始有谱,而上纪先世之源流,下纪子孙之派衍,則谱牒之修自古为然,猥我族而可無之粤,我族自高阳正黎之后,忠厚开基,诗书继世,人文蔚起,文 足徵,始自南京乌口巷发派,后历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铜枧乡地名圳上,因大明定鼎迁湖广岳州南门外,又复迁湘乡娄底等处,今皆有迹遗绪尚繁,始祖九万公妻王氏戴领男妇人丁四十三口,于洪武元年三月十六日爰方起程,八月初三日至宝庆府洪桥,洪武二年正月二十至新邑河东虾溪村地名老泥湾下旦,周围立草管业,田园屋场山土,屋坐东南朝西北,坟山三隻,桂花园南竹园棕树园,洪武三年三月十八将屁场坟山田塘概付九郎管理,兄弟分别各处立草管业,千一郎戴领人口往永州府东安县花竹山,千二郎戴领人口往邵阳南路上贤板桥,千三郎戴领人口往武岗峦山,千四郎戴领人口往邵阳隆回老鸭田,千五郎戴领人口往岳州华容等处,千六郎戴领人口往黄沙,一支往益阳大水田居住,千七郎戴领人口往武岗大木山,千八郎戴领人口往沧溪,千九郎戴领人口往坪溪,一往邵邑南路黄瓜冲等处,千十郎戴领人口往吉庆村戴家冲,一往宁乡等处,兄弟分别遗踪万古 传,我祖新邑开基其派,一户三差为里 作大阳十都一甲黎晚子,后因人丁寡少,差役甚重,适遇成化匀图拨里,将地移推刘文昌,后新增里 作大阳十一都九甲当差,人居三处,一住黄沙坪,一住戴家冲,一住坪溪,但本源渐远,恐忘水本之,思后裔日繁丰,无班例之紊,阖族议修家乘告竣,敢效欧苏之盛举,聊纪先人之手泽, 后世肖子以 不忘云雨。
摘自嘉庆十三年《黎氏族谱》
黎姓十六支来源
1、伏羲後裔“九夷”音转成“九黎”,後裔一支融入彝族黎氏。
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岭南多黎氏,乃九黎之後。”“九黎”即“九夷”,因音转而成“九黎”。风姓始祖太昊伏羲,乃远古部族华胥氏後代,生于成纪,始作八卦、文字、医药,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公认的第一位共同始祖。伏羲建都宛丘【在今河南省淮阳市境内】,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公元前4012年屠雍大荒落(己巳)至公元前3898年昭阳大渊献(癸亥)】,“以龙纪官”,设春官青龙氏、夏官赤龙氏、秋官白龙氏、冬官黑龙氏、中官黄龙氏;又命其臣朱襄为飞龙氏、昊英为潜龙氏、大庭为居龙氏、浑沌为降龙氏、阴康为土龙氏、栗陆为水龙氏。故中华民族有“龙的传人之说”——伏羲时代“龙官龙师”的後裔。
伏羲的後代主要分化成为九个支系,分居九个不同的区域,称为“九夷”,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山东、山西、河北一带。下传近一千三百年,至炎帝姜榆罔时代【公元前2767年阏逢摄提格(甲寅)至公元前2713年著雍涒滩(戊申)在位五十五年),“九黎(九夷)”部落被炎帝姜黎【公元前2982年屠雍单阏(己卯)至公元前2953年著雍涒滩(戊申)在位三十年)的後代即蚩尤兄弟、族兄弟八十一人兼并。蚩尤遂成为“九黎国” 国君,部众融纳了伏羲“九黎(九夷)”後裔及炎帝姜黎後代。
炎帝姜榆罔五十五年【公元前2713年著雍涒滩(戊申)】,在炎帝姜榆罔与黄帝轩辕争夺帝位的“阪泉之战”中,炎帝榆罔战败,被迫让位,改封于潞国【在今山西省潞城县】。此时,“九黎”部众一分为二:一部分追随蚩尤仍居住在九黎国故地【今河北、山东、山西三省交界的古黎阳郡辖境范围】,另一部分则追随炎帝榆罔西迁于潞国。两个支系的後裔中,都有人以黎字作为姓氏符号,这很可能就是后世彝族中黎氏的来源。伏羲後代中的一支,不断衍化发展成为华夏族【汉族的前身】,其他支系则分别衍化形成夷族【1949年以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巴族、东巴族、纳西族、土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
2、蚩尤“九黎国”(九黎族、黎族、苗族、芒族)
太昊帝伏羲氏的次子皇仲,任“夏官赤龙氏”,生子朱襄。朱襄仼“飞龙氏”之官,后继位为帝,即火帝朱襄,建都于株【在今河南省淮阳市境内】。朱襄之子任火官祝融氏,亦称烈山氏。烈山氏之子柱,始植百谷,有大功于天下,死后被奉祀为第一代稷神“后稷”。【按:第二代稷神是炎帝神农姜石年。第三代稷神是舜帝时代后稷农正之官姬弃,即周王族姬姓始祖。】柱下传十七代为公孙少典,因功封有熊国(今河南省新郑县)。公孙少典的长子即炎帝神农姜石年;次子以父字为氏,姓少典氏,袭封有熊国,下传五百三十年至黄帝轩辕灭掉末代炎帝姜榆罔而登上天子之位。
炎帝神农姜石年建都于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以火纪官”,设春官大火氏、夏官敦火氏、秋官西火氏、冬官北火氏、中官中火氏。“春官大火氏”主察大火星即心宿星座。“夏官敦火氏”,主察敦火星即柳宿星座,帝颛顼时代的夏官也叫火正祝融之官,别称北正,以观察火星的移动变化来预测夏季物候节气,创颛顼历。此后,帝喾、尧帝、舜帝及夏朝、商朝时的星象官,也都以火星的运行规律来预测夏季物候节气。今人研究上古史,如不涉入天文历法知识,把火正祝融之官,简单地解说成“上古管理火种的官”,殊为不当。“秋官西火氏”,主察长庚星即太白星,亦即现代天文学所说的金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黎明现于东方,古称太白星,傍晚现于西方,古称长庚星。观察太阳的岀入变化,可定金星的位置。“中官中火氏”,主察天上中宫主要星座天极星,即北斗七星,以斗柄所指,来确定毎年十二个月的月名,划分季节,指导农事。至尧舜时期,这种工作,成为天子的专职之一,《尚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炎帝神农姜姓家族统治时代五百三十年【公元前3242年屠雍协洽(己未)至公元前2713年著雍涒滩(戊申)】,共传九帝:
1、炎帝神农姜石年【字魁隱,公元前3242年屠雍协洽(己未)至公元前3123年著雍敦牂(戊午)在位-百二十年】;
2、炎帝姜临魁【石年玄孙,公元前3122年屠雍协洽(己未)至公元前3043年著雍摄提格(戊寅)在位八十年】;
3、炎帝姜承【临魁曾孙,公元前3042年屠雍单阏(己卯)至公元前2983年著雍摄提格(戊寅)在位六十年】;
4、炎帝姜黎【姜承之弟,公元前2982年屠雍单阏(己卯)至公元前2953年著雍涒滩(戊申)在位三十年。其子以父字为氏,姓黎氏,受封耆【黎】国,封地在今山西省黎城县。传至炎帝榆罔时代,耆【黎】田子黎邛所生九子黎贪、黎巨、黎禄、黎文、黎广、黎武、黎破、黎辅、黎弼,以长子“蚩尤”黎贪为首,伙同族兄弟七十二人,灭掉伏羲风姓後裔“九夷(即九黎)部”,号称“九黎国”。后来,蚩尤在“涿鹿之战”中被黄帝轩辕打败。“九黎国”到颛顼帝时代【公元前2538年癸卯至公元前2461年庚申在位七十八年】造反,被颛顼之孙即老童与骄福所生二子南正重与北正黎消灭。北正黎之孙黎阳,在尧帝时受封耆【黎】国,上古文献中“耆”与“黎”为通假字。黎阳为颛顼帝后裔分支黎氏的汉族黎氏本源始祖。
5、炎帝姜明【姜承之孙,公元前2952年屠雍作噩(己酉)至公元前2904年强圉作噩(丁酉)在位四+九年】;
6、炎帝姜宜【姜明之子,公元前2903年著雍阉茂(戊戌)至公元前2859年玄黓敦牂(壬午)在位四+五年】;
7、炎帝姜来【姜宜之子,公元前2858年昭阳协洽(癸未)至公元前2811年上章敦牂(庚午)在位四+八年】;
8、炎帝姜哀【姜来之子, 2810年重光协洽(辛未)至公元前2768年昭阳赤奋若(癸丑)在位四+三年】;
9、炎帝姜榆罔【姜哀曾孙,公元前2767年阏逢摄提格(甲寅)至公元前2713年著雍涒滩(戊申)在位五十五年,其中公元前2722年屠雍大渊献(己亥)至公元前2713年著雍涒滩(戊申)为黄帝轩辕摄政之十年。姜哀生姜里,姜里生姜节茎,节茎生姜克与姜戏,姜克生榆罔。】
唐高宗《御赐黄氏发祖源流谕》“朕按尔姓发源,盖自炎帝神农氏以来,得天子之位百四十年。【黎开文按:《史记索隐·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女,风姓,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命官,立一百二十年崩,葬长沙。神农氏本起烈山,故左氏称烈山氏之子曰柱,亦曰历山氏,《礼》曰‘历山氏之有天下’是也。神农纳奔水氏之女曰听詙为妃,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传帝临,在位八十年。临帝子帝承,在位六十年。承帝子帝明,在位四十九年。明帝子帝宣,在位四十五年。宣帝子帝来,在位四十八年。来帝子帝哀,在位四十三年。哀帝子节茎,生克及戏,皆不在位。克生帝榆罔,因诸侯离心,其臣蚩尤作乱,而帝迁都于涿鹿。其诸侯侵犯,帝不能禁,在位五十五年。众诸侯咸来宾从。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尊为黄帝有熊氏。黄帝母曰附宝,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言聪明。因于有熊氏,是为黄帝。黄中之色,自然之胜,万世不易。帝始作制度,得中和,万世常存,故称黄帝也。(黄)帝之四妃,得生二十五子,在位百年,亨寿一百十有二岁,葬于桥山,即今延安府四鄱县北。黄帝娶西陵氏之女曰嫘祖,生昌意不得位。昌意娶蜀山之女曰昌仆,是为女枢,感瑶光贯日月之祥而生颛顼。颛顼初佐少昊帝,国于高阳号高阳氏,年二十即位。颛顼帝静渊而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故后世称为历宗,在位七十八年,寿97岁,葬于濮阳,即今东昌府。娶邹屠氏之女,生骆明,骆明之传夏禹也。生苍舒、隤凯、祷戏、大临、庞降、庭坚、中庸、仲达,称‘八恺’。又娶隤胜氏之女,生卷章、穹蝉。【黎开文按:应为颛顼帝又娶腾隍氏即隤胜氏之女生伯称、老童、穷蝉。伯称即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及吴回。老童生重、黎。重任颛顼帝高阳氏时代木正之官别称南正重;黎任颛顼帝高阳氏时代火正之官别称北正黎。而卷章之子重黎、吴回则相继担任帝喾高辛氏时代火正之官,帝喾赐号祝融。】穹(穷)蝉之传大舜也。而卷章娶女娇,生子曰黎【应为重黎】、曰回【吴回】。黎【应为重黎】代(黎)为祝融官,佐【帝喾】高辛氏。回(吴回)娶夏侯氏,生陆终。陆终娶鬼方氏,生六子,曰樊人、曰惠连、曰钱坚、曰会人、曰曹安、曰季连。长子樊人,治水有功,舜封昆吾。三子钱坚封于彭城。四子会人封于郑圩。五子曹安封于邾圩。六子季连封于楚地。而次子惠连封于黄国,以国为氏。尔姓固岀于黄帝,而封于惠连为授姓始祖也。系出神明,准志谱谍,永传勿替。特谕。”【注:此谕于唐高宗咸享元年670年冬腊月命下。摘自广西陆川县《黎官塘(伯宽)公族谱》】
炎帝姜黎後代黎(耆)田氏、蚩尤九黎国、小黎国的黎氏
蚩尤是炎帝姜黎【公元前2982年屠雍单阏己卯至公元前2953年著雍涒滩戊申在位三十年】的後代,以父字为氏,姓黎氏。清朝姓氏学者张澍《姓氏寻源·路史》“蚩氏:蚩尤之後。蚩尤:姜姓诸侯耆(黎)田子邛之支庶,同母弟八人,族孽兄弟七十二,共八十一人。”蚩尤与同母弟八人,连其自己在内共是九人,均姓黎氏,号称“九黎”,即黎贪(蚩尤)、黎巨、黎禄、黎文、黎广、黎武、黎破、黎辅、黎弼,再加上族兄弟七十二人,共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黎氏支系部族,在炎帝姜榆罔时代,东征西讨,夺取了伏羲後裔“九黎(九夷)国”的领地,故称“九黎之君号曰蚩尤”。“蚩尤”二字,本义是指寄生在人体肚子里的蛔虫,九黎国奉此物为宗祖图腾神像,人们即以蚩尤为九黎国君之名。《史记正义》“孔安国曰,九黎之君号曰蚩尤。”
“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
“阪泉之战”要比“涿鹿之战”早。《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按:应为末代炎帝姜榆罔】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按:‘百姓’一词,在泰朝以前的古文献中,特指有封地爵位、有姓氏的贵族;秦朝汉朝以后所说的‘百姓’,方是现代汉语意义一样的‘百姓’】,而神农氏【按:应为炎帝榆罔】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按:时黄帝方十来岁】,诸侯咸未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没有谁】能伐。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兿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五臣名】,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炎帝榆罔】,是为黄帝。”
公元前2713年著雍涒滩(戊申),黄帝时年22岁,在“阪泉之战”中打败末代炎帝姜榆罔,登上了天子宝位,建都涿鹿【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城东南八十里矾山镇西部黄帝故城。阪泉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城东一里,亦名黄帝泉】。而此时的蚩尤“九黎国”,正活跃于中原【今河南省】,极力扩张势力,争夺帝位。《龙鱼河图》“黄帝摄政【公元前2722年屠雍大渊献(己亥)至公元前2713年著雍涒滩(戊申)为黄帝轩辕摄政时期,即11至22岁阶段】,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使刀戟大弩,威镇天下,诈杀无道。万民钦命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长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以兵符。伏蚩尤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皆为殄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云云,均为艺术性夸张,极言其暴戾,凶犷不服,以致蚩尤战死后,黄帝还要在自己脸上画上蚩尤脸谱,来威吓八方诸侯,足见蚩尤在当时的威慑力!近代有人以为蚩尤“铜头铁额”是外星人,“涿鹿之战”是地球人与外星人之战,那就远远超出了寻宗问祖的范畴。本文一笔带过,不卷入。【按:笔者直至2010年8月无意中看到王英先生《苗族蚩尤拳》这篇短文,方了解“铜头铁额”原来是蚩尤正规部队的特殊战备装束。附录全文如下:“蚩尤拳是苗族最古老的武术套路之一。它是把人从战场上搏斗中的动作串起来而形成的套路。之所以传承至今,一是与苗族的祖先崇拜蚩尤有关。二是有实用价值,在实践中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打击敌人;在训练中能锻炼意志和体魄。打蚩尤拳要穿特制的服饰,一般是头戴铜角帽,身穿棕片甲,手腕套虎爪。铜角帽的制作是在杀牛时割下牛头,顺牛角两侧各留一条二指宽的皮做帽带,牛头颈后留下一尺左右的牛皮作为保护后脖子用,然后连同牛角按人头形状绷紧,再将牛角外包以铜皮便成。棕片甲的制作是将若干棕片用棕绳缝成背褂,内外共三层,里二层片头向上,外一层片头向下。虎爪的制作是将虎皮的前爪砍下,长约五寸,顺足剥皮制成。穿戴这套服饰在实践中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有口诀为证:铜角帽的口诀是‘双钩压双手,铜角猛触面;抓腕速撞肘,铜角旋操头,飞鞋来扑面,摇头顶裆间;双峰点太阳,躬头胸上撞。’棕片甲的口诀是‘制铠材料广,棕片甲天下,保温有御寒,躺地不肮脏。拳拳纵击身,护体不致伤。穿我棕片甲,时念蚩尤王。’虎爪口诀是‘平掌击正面,手隔必伤皮;劈拳去势猛,虎爪显神威。挂拳势凌厉,爪去如刀劈。冲天捶下巴,爪区胸咽危。’”【原载2010年7月26日《医药养生保健报》,2010年8月2日《中国剪报·知识大观》转载,笔者于同年8月9日全文抄录】
公元前2682年己卯【黄帝轩辕三十一年,时年52岁】,蚩尤趁黄帝外岀巡狩之机,率领“九黎国”部众,一举攻入帝都涿鹿。黄帝急忙调兵遣将回都,在应龙、女魃的帮助下,打败了蚩尤,并将他五马分尸,分埋于几处。
《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从大风雨。黄帝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冀州:中土也,黄帝亦教虎、豹、熊、罴(四臣名),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而灭之,见《史记》。沅曰‘《归藏·启筮》云“蚩尤岀自羊水,八肱八趾,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邱。见《初学记》。”’”应龙:黄帝麾下大将。风伯:风,太昊伏羲後裔风姓之国;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第三等。雨师:人名,蚩尤麾下战将。从:跟从、随、趁着。天女:天帝之女,即黄帝轩辕之女。魃:黄帝女之名,秃头而骁勇善战【后世奉祀为战神、旱鬼】;黄帝四妃之一嫫母(后世奉祀为海神、夜叉),奇丑无比而有圣德,魃即嫫母所生之女。意译:蚩尤率领他的“九黎国”部众侵伐黄帝。黄帝命令应龙在冀州【今河北省】平原,组织力量准备反攻。应尤令部众拦坝储蓄河水,打算水淹蚩尤来犯之敌。蚩尤又调来风伯、雨师这两支人马,趁着大风大雨的机会,前来偷袭。在此战情危急的关头,黄帝当机立断,派他的女儿、跷勇善战的魃,率师前往增援,一直打到风停雨止,才打退了蚩尤,一路追击到山东青邱,把他活捉,杀了。
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并把他五马分尸。蚩尤的遗骨埋在几处:山东有两处蚩尤坟,河北涿州也有一处蚩尤坟。而涿州蚩尤坟中埋的,只是蚩尤的头颅。这大概是黄帝追杀蚩尤,大获全胜之后,特意将蚩尤头颅,携回帝都示众,并埋于帝都涿鹿脚下,以示永久镇压之意。蚩尤头颅葬地,历来被人们视为不祥之地。至帝颛顼高阳时代【公元前2538年癸卯至公元前2461年庚申在位七十八年】,筑涿州城时,故意将西城墙筑成凹字城。那凹口,正好是蚩尤头颅的埋葬地,算是将蚩尤坟抛岀了涿州城外。清朝文人有一首《凹字城》诗,讽诵其事:“十丈飙掀黄土坡,一椽驿馆晷腾梭。会须颛顼城凹字,漫说轩辕虞涿阿。平世驼罗早罢戍,细流挟活动成河。日寒柳脱驰官道,只觉洪荒古意多。”正史、经典均记载“蚩尤被黄帝擒杀”,但实际上黄帝捉去的只是蚩尤的替身,真正的蚩尤没有被“五马分尸”,而是流血过多而死,葬地在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寺塔村白龙墓,这个惊天秘密是河北省涿鹿县“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任昌华发现的。2010年5月4日广东省高明县【今属广州市佛山区】《黎氏族谱》主编黎明寄来他新编辑的《黎氏族谱》,谱中印有他的文章《中国姓氏的产生及黎氏起源考》,他摘引有关“阪泉之战”、“蚩尤之战”文献资料,笔者转录如下:“黄帝城在【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正方形,长宽各五百米,经几千年雨水冲刷,现在的城墙高七米,顶部宽三米,底部宽十米,用土夯成。‘阪泉之战’的‘阪泉’就是‘黄帝泉’,距黄帝城不远,今天仍然是一万人口饮用和一万亩田灌溉的水源。黄帝陵在【河北省】涿鹿县五堡镇温泉屯乡里虎沟村西南桥山脚下。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是副墓,历史上五代后唐政权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了报答契丹族出兵帮他打败后唐政权建立后晋政权而把涿鹿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族,中国【汉族】的皇帝不能到涿鹿拜祭黄帝陵,就在陕西省建这个副墓拜祭。汉武帝的史官司马迁曾陪同汉武帝来涿鹿县拜祭黄帝陵,并详细记载在他的名著《史记》中。《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郦道元也来涿鹿县拜祭过黄帝陵,也详细记载在他的名著《水经注》中。黄帝陵傍原有黄帝庙,元朝大地震被毁。桥山,当地人叫陵寝山,就是黄帝陵寝所在的山。而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中叫穹山。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叫桥山,是因为山顶上有一个穿透山两侧的山洞,从山脚向上看去,山洞上部很像桥梁。涿鹿县“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任昌华在文物普查时发现矾山镇寺塔村不仅村里是古巷、村后山有古墓、古塔、古寺,还有二株千多年的古树,而且每年几十里外的人都来这里拜祭,心想很可能是炎帝或者蚩尤的文化遗存。他通过调查找到了古墓的守墓人周德瑞,并向他宣传现在对蚩尤有新的评价又被列为中华民族三始祖之一,他的墓我们一定会保护好。周德瑞终于讲出塔寺村的白龙墓是蚩尤墓,并交出他藏起来的蚩尤的墓碑。周德瑞说他家做守墓人不知有多少代了,只是代代相传:1、一定要守好始祖蚩尤的墓;2、不准外传这是蚩尤墓;3、始祖蚩尤的历史:蚩尤是东夷族,是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九黎部落是九个血缘相近的部落,八十一个氏族联盟而成,原居山东、河南、安徽三省交界的地方,中心是山东曲阜。当炎帝部落联盟向东发展到他们的原居地时,蚩尤不仅把他们打败,还追到涿鹿县【黎开文按:蚩尤是炎帝姜黎的后代,姓黎氏,起源于山西省黎城县,挺进中原争霸,夺取伏羲风姓后裔“九夷”(九黎)的居住地即今山东、河南、安徽三省交界之地,将姜姓大宗即当时的天子末代炎帝姜榆罔以及新崛起的黄帝轩辕氏追赶到东方“夷服”之地,,至公元前2682年己卯三月初三日,在“涿鹿之战”中被黄帝打败】。蚩尤非常英勇善战,而且首先研制出戈、矛、戟三种冷兵器【黎开文按:蚩尤作为炎帝姜黎的王族姜姓后裔,除拥有强大的号召力外,还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冶炼技术人才,不但发明了戈、矛、戟等铜铁兵器,还发明了“铜头铁额”的特制战备装束,其特制的牛角状头盔外表包以铜皮。炎帝神农后裔苗族、瑶族、壮族妇女的牛角状发型、发髻、帽饰、银头饰,均是从蚩尤时代的牛角状头盔演变而来。牛角状头盔原本是炎帝神农姜姓家族统治时代历代天子专用的头盔形状,《山海经》、《史记》云“炎帝神农氏,人身牛首”说的就是头戴牛角状头盔,现代某些人断章取义地理解为炎帝神农长有一对牛角,居然在纪念炎帝的地方丑化祖先,将炎帝神像的头部加生一对牛角!】黄帝也不敢同他硬拼,而是用计战胜了他。黄帝探明蚩尤城【在今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龙王塘村,村中有蚩尤泉,今仍用于饮用和灌溉】在东灵河边,于是派人到这条河流的上游较高的地方筑坝蓄水,当蓄足水后,探明蚩尤离开蚩尤兵寨【在龙王塘村北面三个山头上】到达蚩尤城【今涿鹿县矾山镇龙王塘村】时,突然开坝放大水,冲毁蚩尤城,把城里的士兵淹死,并倾全部兵力南北夹攻蚩尤。蚩尤拼死杀出重围,想杀回兵寨,但对方兵力众多,虽然杀出重围,但自己和战马都受了重伤,而且只剩下几个卫兵跟着自己。蚩尤到达龙王塘村的应龙谷时,战马倒地而死。卫兵发现蚩尤也因留血过都而身亡。趁着黄帝的兵马未追到,一个卫兵自己与蚩尤互换衣服,头撞石头晕倒地下。其他卫兵带着蚩尤的尸体逃到距龙王塘村十五华里的地方躲起来。黄帝的士兵到来时,看到蚩尤的战马和穿着蚩尤衣服的士兵就把他当作蚩尤捉走了。后来族人把蚩尤的尸体埋葬在他们躲藏的地方,立了个无字墓碑。建了塔和祠,对外只叫白龙墓塔、白龙塔、白龙祠。卫兵变成了守墓人,在山下居住并发展成今天的塔寺村。黄帝虽然战胜了蚩尤,但对他的英勇善战十分佩服,追封他为战神。1961年 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王兆辰同涿鹿县文化局局长、涿鹿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赵育大对涿鹿的中华民族人文三始祖的文化遗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了不少五千年前炎黄时代的生活用具和生产用具,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华夏文明之根》的报道。1957年根据31位全国人大代表的提案,河北省文物局派考古研究员李珺带领考古队对涿鹿县,特别是县内的黄帝城城墙及城内古墓进行考古。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义“发现黄帝城“为标题播放了李珺考古黄帝城城墙以及发现的文物如玉猪龙、兵符、石钺、夹沙陶器等的照片。这次考古证明了炎帝、黄帝、蚩尤三个部落联盟在涿鹿发生的中国【上古】有名的“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两次战役以及后来的会盟,融合成中华民族的雏形。考古学家认为:红山文化是黄帝部落联盟文化的遗存;仰韶文化是炎帝部落联盟的文化遗存;大汶口文化是九黎部落联盟的文化遗存。中国三大文明在涿鹿交汇融合成中华民族的文明,证明了华夏文化的源头是炎黄文化,千古文明开涿鹿。”【黎开文按:炎黄文化的源头是伏羲文化,起源地在“华胥之渚”(今陕西省蓝田县)】。
公元前2682年己卯,九黎国君蚩尤战败身死,九黎国部众分为三部分:没有参与反叛的,仍留居原九黎国故地;另一部分被迫东迁山东邹屠国,其后一支重建小黎国【在今山东省郓城西】,以国号为氏,姓黎氏,一支姓邹屠氏【後裔融入汉族的邹氏、屠氏】;再一部分南迁江淮地区【今长江、淮河一带】,与苗蛮杂居在一起,建立“三苗国”。
留居中原的“九黎国”部众,到了少昊帝金天氏【公元前2622年己卯至公元前2539年壬寅在位八十四年】末期,不服少昊帝统治而造反,少昊帝无力镇压。到颛顼帝高阳氏【公元前2538年癸卯至公元前2461年庚申在位七十八年】中期,“九黎国”被颛顼的两个孙子“南正【木正的别称】重【颛顼重】”与“北正【火正的别称】黎【高阳黎】”彻底消灭。而“黎”在当时任火正祝融之官【别称北正,为颛顼帝高阳氏分支汉族黎氏正宗本源肇祖】。“九黎国”被“重”与“黎”消灭后,宗室後裔一支逐步西迁山西省,尊奉蚩尤为其血缘始祖,这就是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专栏节目中播访的、记者采访山西省运域市解州镇蚩尤村村民的祖先来历时,村民说九黎族的首领蚩尤是他们的始祖的历史根源。但蚩尤村,并不是他们所说的黄帝和蚩尤打仗的战场:另一支则南迁江淮,与黄帝时代南迁的族人居住在一起,归服三苗国。至公元前2310年辛卯,尧帝禅位给舜,三苗国君反对,被尧帝诛杀,有苗民叛入南海,另立三苗国,後裔分支、衍化成苗族、黎族(即海南岛苗族黎族的祖先)。《山海经·海外南经》“三苗国(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民叛入南海,为三苗国”说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而留居江淮的三苗国民,为逃避历代汉族朝廷的压迫,不断西迁,最后定居贵州省。这就是2004年9月18日晚,福建省东南电视台“旅游与发现”专栏节目中播放的、蚩尤九黎族後伐“最后的枪手部落——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芭沙部族”的祖先来源。历史上不断南迁的九黎族人,既有伏羲时九黎(九夷)族的後代,也有炎帝榆罔的後代,还有以蚩尤为首的九黎国黎氏族人,不断繁衍发展,最后融合、形成南方的芒族,主要聚居于越南北部与中国云南省交界的山区中,据称现有人囗70多万人。
附录:探秘“最后的枪手部落”【原载2011年4月3日《法治文摘》,据新华社,作者张牙牙、石新荣】“在月亮山腹地,贵州省从江县芭莎苗寨的男子至今仍留着发髻,腰佩腰刀,肩扛火药枪,穿着青布衣,行走在林木茂盛的山寨里,黝黑的面孔带着沉静而野性的的气息。
对林木有着深厚的感情
生活在月亮山麓深处,林木茂盛之地的芭莎苗族,对树木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浸润在他们的生死爱恋、衣装发型、习俗观念里,世代相传。芭莎在苗语里意为‘草木茂盛繁多’。芭莎苗族崇拜树木。当地人说,芭莎苗族是蚩尤的后代。据说,当年蚩尤与黄帝征战涿鹿,失败被杀,其兄弟便率残部向西南地区撤退。芭莎苗族的先祖就是迁徙的先头部队。他们几经周折迁徙到芭莎过上安定的生活,有赖于月亮山茂密丰美的林木。因此,芭莎人把树木当神来崇拜。虽然山里树木多,芭莎人从不滥砍滥伐,有时不得已为之,也只限于生产生活所需。在芭莎,爱树、敬树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习惯,重大的活动和民间节日都在林中举行,青年男女结合的‘证婚人’是林中拥抱着的两棵树。
据说,芭莎人的衣装也显示他们对树木的崇拜。芭莎男人头上留着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树皮。芭莎人最独特的是树葬传统。在他们降生时,长辈会为他们栽种一棵树。他们死后要在一天内下葬,陪伴着他们成长的那棵树,会被做成棺木,中间剖开安葬死者。芭莎人不立墓碑,不立坟包,只是在安葬之地在种上一棵树。芭莎苗寨的寨老滚拉旺说,芭莎人没有清明节,不会刻意祭拜祖先。当家里老人孩子身体不好,或者发生不幸的事情时,后人会到代表祖先的树前去拜一拜,祈求保佑。‘我们都认得出那颗树是自己的祖先。’他说。
芭莎人至今仍保存古代发式,镰刀剃刀、简约婚俗、树葬等习俗,被民俗和民族学者称为硕果仅存的民族远古遗风保留者、‘苗族文化的活化石’。
持枪获公安部特别批准
‘我15岁时,父辈传给我的这把火药枪,已经陪着我二十多年了。’42岁的芭莎男子滚元谷珍爱地抚摸着他的枪,黑色的钢管和木质的枪托因为长时间的摩挲,已经十分光滑。芭莎苗族是苗族的一个分支,其持枪获得公安部特别批准,有‘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之称。滚元谷说,在芭莎,男子道不离腰,枪不离肩,已经有二千多年的传统。他一身古代武士装束,也是典型的芭莎男子装扮,头顶着发髻,身穿青布衣服,上为无领左衽右开圆铜扣高腰衣,下为直筒大裤脚,肩扛火药枪,左腰别刀,右腰别着牛角火药桶和装铁砂的葫芦,腰上还缠着色彩鲜艳的刺绣腰包。‘腰包过去一般用来放香烟、零钱等物品。现在也可以用来放手机。’他笑着说,‘寨里人多姓滚,现在有478户,2300多人,男女各占一半。’也就是说,1000多名男性,不算小孩子,每个男人都有一把枪,应该有火药枪1000把左右。‘以前我们用枪打猎,现在要保护动物,不打猎了。枪的主要用途是迎宾、表演。’滚拉旺说。男子吹芦笙、向天鸣枪,是芭莎苗寨迎接客人最尊贵的礼仪。如今,芭莎人早已走出寨门,向外展示、表演其独特的风俗。
如今以农业为主
告别打猎后,芭莎苗寨以农业为主,男耕女织。芭莎女子绾偏髻,插木梳,黑色对襟衣有鲜艳的刺绣,上衣偏长,松腰不修身、下穿到膝盖的百褶短裙,彩色的横条绑腿,很有时尚混搭的韵味。在苗寨里,不时见到她们趁着阳光好,坐在外面低头刺绣的身影。
芭莎男子的发型独特,苗语称‘户棍’,长发在头顶结一个发髻,四周的头发全部剃光。有人说像兵马俑。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时代传下来的,是至今中国仍能见到的最古老的男性发式。芭莎男子16岁起都要留‘户棍’。‘剃头刀’也很特殊,用的是弯月形的镰刀,贴着头皮轻轻滑过,发丝便纷纷落下。芭莎男子基本都会这门手艺,看的人觉得十分惊险,剃头和被剃头的人却显得轻松自如。40岁的滚想丢是其中高手,作为苗寨里很受欢迎的‘发型师’,他说成年男子头顶四周的头发长出来后就要剃光,大概两三个月剃一次,他大概为寨民剃过一千次头了。
尽管芭莎苗寨离县城只有七公里,但芭莎人却甚少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芭莎人把这归于他们对传统的坚持和热爱。但芭莎的原生态文化却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为芭莎人带来了农业外的收入。
滚元谷的两个儿子都在从江县城打工,不再留传统的‘户棍’,放下了枪,也留起了时尚的发型。‘他们都会回来的,扛起他们的枪。’滚元谷觉得这没什么,‘过三五年就能重新留起传统的发型。’”
黎族不可能全部姓黎,除黎氏外,还有哪些姓氏?因为没有接触这方面的资料,无从知晓。而有人则认为,九黎不姓黎,这个结论有点武断。广西宾阳黎氏族人黎志健公【子姓黎侯国丰舒後裔、高级工程师,已退休】对家族历史素有研究,对于九黎是否姓黎?他的考证结果是:“九黎不姓黎。1、九黎族首领蚩尤是九夷族人,黎、夷一音之转,九黎即九夷;2、九夷族中东夷少昊融入华夏族中的四个分支,其後没有人以黎为姓;3、成书于东汉末年应劭【? 至约200年在世】所编的《风俗通义·姓氏篇》于宋代散轶,由今人吴树平所校释、天津人民岀版社1980年版的《风俗通义》详释本和王利坚校释、中华书局1981年版《风俗通义校注》两种版本所作的注释‘九黎的後裔中,确实有人以黎为姓’,为后人所作的注释,并非岀自原著,不能作为信史;4、在一些姓氏学最权威的著作如《元和姓篡》等经典中,均未见有黎氏岀自九黎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