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多山少地,又位居亚热带,每年春夏冷暖气流交汇时,梅雨连绵,雾霏霏,难见天日,给各种瘟疫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故福建在古代常被视为“蛮风療气”之地。加上古代医学落后,百姓便格外看重神灵能驱邪祛病、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功能。另外,入夏后福建气候持续炎热,早情时有发生,万民忧心如焚,求神祈雨便成为福建民间信仰又一重要内容。
翻开福建各地志书,有关祈求神灵治病解早的记载比比皆是。无论何路神明,大多数都负有不可推卸的除疫析雨的职责。只有兼具这两种功能的神主,才能保证一境百姓安居乐业,也才能为民间群众世代所奉祀不衰。这种职能的趋同化,与福建地理环境的条件密切相关。
妈祖是海神,但兼有治病析雨的职责;三坪祖师是出家人,也得为民众求医降雨而操心;马仙姑是孝女,同样要为驱疫唤雨而四处奔波。与其说是各路神仙神通广大,不如说是特定地域内的民众对他们的殷殷厚望。,福建内陆交往关山重重,只有海上交通较为便利,拥有众多的天然港湾。
早在南北朝时,印度名僧拘那罗陀就到过泉州候船回国,曾在丰州九日山上翻译佛经。唐宋泉州港对外贸易活跃,乘船赴泉的阿拉伯商人络绎不绝,西域的伊斯兰教、摩尼教和景教等也纷纷随之传入。国外宗教的传播,使福建民间宗教信仰内容增添了几许异国的情调。
泉州一带修建了伊斯兰教活动的清真寺,并有部分泉州人皈依真主。摩尼教入闽后几经民间改造,既有佛道色彩,亦有世俗化的特点,有时还被信徒利用成反官抗暴的秘密宗教组织,俗称“吃菜魔”。晋江华表山的草庵是摩尼教现存重要的历史遗址。
明代传教土艾儒略入闽传播天主教,在福州、福清、莆田、泉州、建瓯等地建大教堂22座,小教堂不计其数,一时影响甚广。清代五口通商,西方宗教再度入国布道,由沿海深入内地,出现了许多信奉基督、不祀鬼神的新群体。但也有两者兼之的半洋半土的信徒,“半信上帝半拜菩萨的教徒越来越多”(千仅《基督教在顺昌》)这是近代以后中西宗教文化在福建交汇所产生的有趣现象。
与此同时,福建宗教文化也通过海路向日本、东南亚和台湾省传播。明清后福建华侨谋生南洋,把家乡的神明分身远涉异国。福建移民开发台湾,不忘奉迎乡土神的香火过海,今天在合湾省依然随处可见来自福建各地的神社。福建群山苍苍造成了各地区间的半封闭状态,这既是残存闽越人原始宗教信仰的自然温床,又是形成汉晋以后福建各地民间信仰差异的客观因素。
同时东临大海的地理位置,亦是古代福建海上宗教文化交流的天然条件。因而使得福建民间信仰内容丰富,且颇具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