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龙树菩萨
唐卡-龙树菩萨
华经》等佛教经典来进行修持和传教,大乘佛教自此在印度兴起。所谓“大乘”,就是大的交通工具,即“获得真知、达到解脱的大的途径与方法”。在大乘佛教兴起后,大乘修行者将以前的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中的一些流派贬称为“小乘”,意思是小的交通工具,小的途径与方法。
总而言之,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虽然有着诸多不同,但最根本的区别则在于修行的目的。大乘佛教的修行是为了普度众生,而小乘佛教的修行是为了寻求自我解脱。直到现在,人们仍在使用大乘和小乘的名称,这只是为了区别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思想和流派,一般没有褒贬之意。
大乘佛教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中观派和瑜伽派两个阶段。
中观派:代表人物是龙树(约公元2~3世纪)和提婆(约公元3世纪)。这一教派主要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甚至佛法都是一种相对的、互相依存的关系,它们本身没有不变的实体或自性,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此外,中观派指出不应该用极端的思维来认识事物,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世间不仅有绝对真理,还有相对真理。另外,关于对涅槃的认识,中观派提出涅槃和现实世界在本性上是没有区别的,如果消灭了人的无知,就能达到涅槃境界。
瑜伽派:代表人物是弥勒(约公元4世纪)、无著和世亲(约公元4~5世纪)。这一学派主张依据瑜伽修行来得到解脱。所谓“瑜伽”是梵语音译,般在中国被译为道、禅,在西方则被译为沉思、静坐,主要是指佛教徒按照调息等方法来平定心神的方法。在教义方面,瑜伽教派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性和神性的结合是一切痛苦产生的根源,如果能舍弃人的无知,就能脱离物质的束缚。此外,瑜伽派认为心是自性发展中的最有力因素,只有抑制心的作用,心的本性才能自然显现。
密宗佛教
公元7世纪中叶
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
,印度的婆罗门教与其他宗派互相融合,诞生了一个新的宗派——印度教。随着印度教的复兴,大乘佛教修行者吸收了印度教的修行方式,形成了密宗,这是印度佛教的最后一种重要形态。
作为大乘佛教的一种,密宗是在师徒之间秘密传授,具有神秘内容的特性,因而又被称为密教,也称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密宗是以大日如来为信仰,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根本经典,在教理上以大乘佛教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为理论前提,在实践上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礼仪、本尊信仰崇拜为特征,在修行上则重视导师的引导和秘密的仪式。与大乘佛教其他宗派的修行方法不同,密宗主张修习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意密),这三密具备就可以立地成佛,比起大乘佛教的修行更有成效。
最初,密教主要流传于印度的西南部和德干高原一带,后来逐渐向印度南部和东北部传播。但随着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僧团日益衰败,佛教日益式微。直至公元13世纪,伊斯兰教将领巴克提亚·契吉率军入侵印度,并焚毁了印度
那烂陀寺复原图
那烂陀寺复原图
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僧团也随之被摧毁殆尽,佛教就此衰败。
19世纪末,印度佛教兴起了复兴运动。1891年,斯里兰卡的达摩波罗在印度创立了摩诃菩提会,一些佛教寺院也得以重新兴建。1947年,在印度独立后,佛教在印度有了进一步发展。1956年,印度政府举办了纪念释迦牟尼涅槃2500年的国际集会。同年10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长安培多伽尔在印度的那格浦尔组织了一次改信佛教运动,50万印度“贱民”由信仰印度教改信了佛教,自此之后,印度共有几百万“贱民”皈依了佛教。佛教在印度重新焕发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