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宗祠剧场山西虽地处华北,但宗祠数量众多,据《山西通志》记载,明清之际,山西各地神有神祠,山有山祠,水有水祠,县县有名人先贤祠,村村有宗祠支祠,祭祀的对象从自然崇拜时的山神、水神、天神、地神和祖先崇拜时期的英烈先贤,直到普通的家族尊长。祠堂建筑从宏伟的宫殿式到普通的民居式,从楼阁到窑洞,从唐宋元明清建筑形式到现代建筑风格,无所不有。部分祠堂内建有装饰精美的古戏台保留至今。
代县杨家祠堂戏台。位于山西省代县枣林镇鹿蹄涧村。始建于清代。坐南朝北。半三面观。硬山卷棚顶。通面阔三间8.5米,其中明间4米;通进深两间7米,其中前台4.1米。台基高1.46米。圆木柱,覆盆础。施大额枋、平板枋、骑马花芽雀替。有龙头护朽。明间悬匾“颂德楼”。前檐平柱挂对联:“云容水态入目堪赏,嬉笑怒骂俱是文章。”左右山面后三分之二砌墙,前三分之一透空,成半三面观式。台沿设护栏。内部设天花,前后台用六抹隔扇门相隔。戏台在山门外,距山门17米。庙内现存正殿、过厅、东西厅房等,大多为清代建筑。常家祠堂戏台。位于山西省榆次区西南东阳镇车辋村。
是一座二进院戏台,始建于清光绪五年。戏台位于祠堂大门内侧,是一个可以反向使用的多功能戏台,平时可作为进入祠堂的通道,故称为“过道乐亭”。戏台以木结构为主,前卷棚歇山后硬山顶,做工精致,稳重古朴,均匀适宜。台基中间开槽为通道,演出时搭板。戏台横梁悬有一匾额,上书“义关风雅”四个大字。戏台两侧的楹柱上有一联,上联是:双蜚雕鹗云霄志;下联是:累叶缥缃忠孝经。明清时期,宗族祠堂普遍设立,祠堂戏台也随之广泛兴建。祠堂戏台为宗族演剧提供了固定的观演场所,在祠堂戏台举行演剧活动,既能够达到敬祖娱神的目的,又能够实现对族众的高台教化。
同时也丰富了族人的精神生活。本章在对宗族演剧的主要场所——宗祠剧场进行描述的同时,也对宗族演剧的其他辅助空间进行了考察。宗族除了在宗祠剧场内举行演出活动以外,还会在会馆剧场、私宅酒楼以及临时剧场中组织戏曲演出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宗祠剧场属于神庙剧场的范畴,因而具有神庙剧场的一般特征。但同时,与神庙剧场相比,宗祠剧场在选址、形制方面更具灵活性,有着更加明显的地域特色。明清宗族演剧的主要类型明清时期,宗族演剧十分频繁,尤其是南方地区演出名目繁多,从建祠修谱、季节祭祀,到添丁、诞辰、进主、忌日,再到科举及第加官进爵等等,都会举行戏曲演出活动。
日本学者田仲一成先生在《明清的戏曲——江南宗族社会的表象》一书中将江南宗族演剧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个别祖先的寿诞祭祀演剧、对祖先群体的季节祭祀演剧、进主演剧、科举及第者的祀祖谢恩演剧及超幽追荐演剧。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宗族的演剧名目远远超出这五种类型。从祭祀和崇拜的对象来分,可分为与宗族有血缘关系的内神祭祀演剧和与宗族没有血缘关系的外神祭祀演剧。从组织活动的事由及主体来分,可分为宗族集体生活中的演剧和个体生活中的演剧。集体生活演剧是由宗族统一组织,全体族员共同参与的演剧活动;个体生活演剧是以宗族中的某一房或某个家庭为单位组织的演剧活动。
但通常宗族成员也会积极参与。宗族神灵祭祀演剧,宗族内神祭祀演剧宗族祠堂供奉的是家族先人,是一个宗族独有的神灵,故一般称之为家神或内神。宗族祭祀演剧的主要功能是祭祀祖先、娱乐祖先神灵,因此宗族演剧中内神祭祀演剧最为普遍。一般而言,内神祭祀的场所主要包括寝祭、祠祭和墓祭。从时间名目上来看,通常包括祖先的生、忌日以及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等重要时令节日的祭祀。其中,清明多在墓地举行,其他时间多在祠堂或居室举行。
如《富阳县志·礼仪民俗》之“祭礼”条载:“祭不一处,盖乡村无族不立宗祠,祖先神主皆藏祠内,家不供立祖先神位。春秋荐食则祭于庙,岁时令节以及祖先诞辰、忌辰则祭于寝,清明、冬至则祭于墓,俗谓之‘上坟’。”总体来看,全国各地以春、秋两祭及元宵、清明、冬至最为隆重和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