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宗教文化>姓氏之源>正文

90后小伙遍访大桥镇,搜集整理63个姓氏密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18 浏览次数:161
 你从哪里来 乡关在何处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桥镇,25岁的戴启程对乡土文化情有独钟。2017年1月,他牵头创办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2020年1月重修“春江草堂”。3年来,他发起为古街古井、古树名木建档立卡, 走访450多位长者,整理出大桥镇的63个姓氏密码。

1

戴启程介绍,家谱不仅告诉人们“你从哪里来、乡关在何处”,还记载大量历史信息,家乘谱牒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大桥镇不乏名门望族。

戴启程整理研究老族谱

民国初年维扬大桥《顾氏宗谱》第八修记载,大桥顾氏在元末明初因避兵灾从苏州迁徙来扬州东乡定居,700年间人才辈出。清康熙时,出了盐运司运判顾九锡、庆阳府知府顾九金和殿试榜眼顾图河;

1936年第十修《邗东褚氏族谱》记载,褚家巷褚氏系唐朝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后裔一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途经镇江后迁至邗东褚家巷定居,与浦头张氏、带水顾氏并称为扬州东乡三大家族。

《童氏族谱》序中记载:“扬之东邗江有童氏望族,宋时童资公始占籍维扬,元朝末年兵燹,资公之后江都童氏始祖拔都公,迁居带水东白沙,凹土立寨而居,团乡勇,以义为先,所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保带水以无虞者惟公。名其地曰童家巷,又名童家庵。”

清道光《江都戴氏族谱》

在整理研究大桥镇百家姓时,戴启程发现,童氏、焦氏等7部老家谱明确记载“维扬之东白沙镇之左 ”字句。戴启程认为,这些字句不会凭空捏造,对研究大桥古地名大有裨益。

堂号沐家风 家训传千年

1

“族谱中的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刻录了家族的血脉传承,令人心生敬意。”戴启程说,大桥镇姓氏家族主要以地名、宗族典故、道德伦理、祖先封爵、谥号或旌表褒奖作堂号,主要集中在明、清两代,最早可追溯到西汉。

大桥镇刘家大院一角

“大桥刘家大院本名‘藜照堂’,堂号出自西汉著名文学家和经学家刘向‘燃藜夜读’的典故。”戴启程告诉记者,民国年间,大桥巨贾刘后之秉承先祖刘向藜照研学志向,设"养田义学堂"14年,兴建教室十间、厢屋八间,供大桥千余名贫民子弟免费读书,为后人点燃了一束精神火炬。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即是大桥藜照堂后裔中的佼佼者。

刘家大院“藜照堂”石碑

在走访顾图河后裔顾仁时,戴启程了解到,大桥顾氏“尊训堂”俗称“狮子府”,堂前挂有“榜眼及弟”匾和 “诗礼创家 文章华国”楹联。承家风浸润,大桥顾氏不仅走出了“维扬二妙”之一的文史大家顾图河,还走出了新中国第一列国际列车的设计师顾懋林、新中国第一位派驻东欧的女大使顾懋萱等。

经深入研究,戴启程共整理出顾氏尊训堂、史氏其顺堂、戴氏注礼堂、褚氏登瀛堂、郭氏式好堂、马氏绛帐堂、程氏四箴堂、严氏富春堂、乔氏金鉴堂、王氏三槐堂等30多个老堂号。“这些老堂号蕴含的家风家训,或崇德向善,或淡泊明志,或耕读持家,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戴启程说。

筹办家谱馆 留住一片云

1

“木无本则根不固,水无源则流不长,人无祖先则不启后。固祖先者则吾人之根本也。”这是戴启程在一本老家谱上摘录的一句话。他打算筹办扬州首个家乘谱牒馆,留住历史的一片云。

将在“春江草堂”设立家谱展览馆

戴启程说,在这些老家谱中,每一位始祖都令人敬仰,也是一个家族的自豪和骄傲。杨氏家族始祖杨震,东汉时期名臣,为官正直,不屈权贵;曹氏家族始祖曹彬,北宋开国名将,宋仁宗曹皇后祖父;戴氏家族始祖戴复古,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跟随陆游学诗;常氏家族始祖常遇春,明朝开国名将……

戴启程告诉记者,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弥补正史、方志之不逮”。早在1984年,国家档案局、文化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由此可见,研究整理姓氏家谱已上升到国家层面。

近年来,大桥镇多个姓氏完成家谱续修,有的已转赠各地档案馆、图书馆收藏。戴启程表示,将在古色古香的“春江草堂”设立大桥镇家乘谱牒展览馆,搜集展示更多的老家谱,让更多人能寻根问祖,为大桥镇留住乡愁记忆。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